150
 
本期主题:恰到好处的智慧







  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选择,不时在考验着自己,如何取得人事物的最佳平衡?

  佛法告诉我们“处中得道”,儒家亦强调“中庸”之道。中则不偏,不偏则事无不平、人无不和。恰到好处的智慧,是人生第一等学问!



执两用中

文/见谌法师

  世间上的事物,都有一体两面,如果立足于事物的本质来看,本来就没有好与坏之分,但是随着意识分别,致使善恶标准不一,生灭变异。人在面临这些会变动的、没有常性的情境,经常进退失据。如何才能恰如其分,拿捏得恰到好处,而无过与不及,在在考验我们的智慧。

因时制宜 因势利导

  《论语》中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这是“失人”,当进而不进,错失良机;“不可与言而与言”,这是“失言”,唐突而不合时宜,因而自取其辱。说明了假使没有认清时、地等因素,就容易造成“失人”与“失言”等过失。“失人”与“失言”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恰到好处的关键。因此,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节度”,没有认清事物发生的时节因缘,自然无法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标准。所以,孔子也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即天下一切事物没有一定的标准,只有依据当下的因缘,以合理、合适的标准去做事情,因时制宜,与时俱进。过与不及,都不合乎中庸之道。

  “恰到好处”是一种理性的处事哲学,不增不减,分寸得中。正如医者对症,针砭药石,性溢或过猛,非但无益,而适足以害生;反之,不足或偏方,则病者不见起色,徒延误于治时。又如名师掌厨,错综五味,调和鼎鼐,酸碱相应,火候得中,增之则太浓,减之则太淡。如果以守旧因循的态度去对待变化的事物,不知与时俱进,忖度变通,好事亦会变成坏事。

不偏为中 不易为庸

  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究其原因,在于用人不当,操之切急,论人论时,都没有掌握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变的原则,矫枉适足以过正,本来一套富国强兵的善政,在宋代党争之下成了一缕历史的叹息。《中庸》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可以看作是掌握“时节因缘”的智慧。然而,依时节因缘而处事,并不意味着中庸之道是妥协或折中主义。一般人错解中道之义,认为是随波逐流,没有原则,甚至是“墙头草,随风倒”。若依此解,是把中庸之道庸俗化。中道是不依于“过”,也不依于“不及”,扣其两端而用之。所谓“中不偏,庸不易”,“中”是不偏不倚之意,即超越过与不及,也超越善恶、超越相对的二元对立;“庸”是不变的至理,是中道的大用。

  “勇”是三达德之一,过激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就勇来说,既不是鲁莽,更非懦弱,而是心志的坚毅之气、不淫不移不屈的力量,所以“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不为智者所认同;相对地,“舍我其谁,虽千万人吾往矣”,才是勇的真义。孔子曾对子路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听到这句话心生欢喜,这时孔子就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对于不能裁度事理的好勇之人,不知合于时节因缘,是勇而无当的。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达到自我节制,使所作所为恰如其分;也只有理解别人,才能正确地对待外境的变化,从而得到内心的平衡。所以,取得事物的最佳化,不住两边,不执两边,才是常行于中道。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