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本期主題:恰到好處的智慧







  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選擇,不時在考驗著自己,如何取得人事物的最佳平衡?

  佛法告訴我們「處中得道」,儒家亦強調「中庸」之道。中則不偏,不偏則事無不平、人無不和。恰到好處的智慧,是人生第一等學問!



中道平台 --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佛陀時代,有一位比丘因為希望修行成就的心太過急切,起了煩惱,誦經的聲音好像在悲泣一樣。佛陀問這位比丘:「過去學過什麼?」比丘回答:「愛彈琴。」佛便應機施教,以彈琴作為譬喻:修行猶如彈琴,弦拉得太緊,彈不出旋律;弦太鬆,聲音混濁不明。因此,必須鬆緊得宜,才能彈出悅耳動聽的聲音。這個道理就是在闡述:凡事必須適得其中,不可過與不及,落入兩邊都無法達到中道。

不偏不倚謂中庸

  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就應時時不離中道。例如,吃飯時食量不宜過多或過少,須知量知足。所謂「木強易折」,做事情若太莽撞、剛直,容易得罪人;做事太消極,事情不能成就。待人不能過於卑躬曲膝、諂媚奉承;也不能趾高氣昂、目中無人。說話不能畏畏縮縮、缺乏自信;也不能得理不饒人、咄咄逼人。

  孔子曾說:「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這裡的「知者」是指自以為是、好鑽漏洞的人,看似有些小聰明,但知見偏頗,反而弄巧成拙。太愚笨的人,無法判斷是非善惡,只會盲從他人,仍舊是偏一邊。一般學生為了學業,認真過度,天天熬夜,以致最後體力不支,考試失常。工作上為講求效率,急於求名得利,精神緊繃,壓力過大,色身與心理長期失調,反而事倍功半,得不償失。因此,凡事要達到圓滿、成功,須知善調身心。

  修行也是如此,用功必須不緩不急。許多人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持,剛開始修行時太過精進,沒多久便筋疲力竭。因此,佛說:「其身若疲,意即生惱。」身體一旦疲憊,就容易起煩惱,患得患失。例如,參禪打坐時,假使不了解「心須專注,不得緊張;身須放鬆,不得隨便」的道理,只是一味逼迫自己,久了心力交瘁,心生退悔;誦經時,急於開悟證果,卻因妄想、昏沉不斷,得不到感應,便對三寶產生疑慮,或認為自己的根機不好,對佛法、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佛說:「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心生煩惱,就會退失修行的信心,甚至毀謗三寶,起邪知邪見,結果道業無成,反而造了種種惡業。因此,修行應知善調身心,心過度緊張,生無明煩惱,就要學習放下;身若懈怠,則以精進調之,這樣道業就能進步。

定慧具足即實相

  中道思想,一個是「事」,一個是「理」。在事上來講,做任何事情要恰到好處,要留個餘地,不要太過分;講話也要恰到好處,給自己留個退路,給他人留個台階下,這是「事」上的中道。在「理」上,我們這念心要時時刻刻安住在覺性上。

  人除了物質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覺性。一個人沒有覺性,就好像是麻木、癱瘓了一樣。如果覺性糊塗了,這個人的學業、事業……就癱瘓了。所以,覺性要清淨、要清涼、要自在,要有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是我們自己的「中道平台」。

  這念心安住在善法上,就是光明;安住在惡法,就是黑暗。假使不落兩邊,不但惡法不去做,連善法都不執著,那麼,我們這念心安住在哪裡?就安住在時時刻刻都能作主的清明覺性,有定力又有智慧,靜也靜得、動也動得,這就是我們自己的「中道平台」。

  儒家也說:「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不思而得」,悟到當前這一念心,不需要頭腦思惟,就能夠發揮出種種妙有;「不勉而中」,日常生活上的所作所為,就恰到好處。百丈禪師為度野狐,曾下一轉語:「大修行人不昧因果」,就是指契悟到這一念心,行住坐臥、舉手投足,都恰到好處,時時都合乎因果的法則;不但合乎因果的法則,而且處處都是禪,隨拈一法都是佛法,挑柴運水無不是神通妙用。什麼原因呢?因為當下這一念心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禪。

  《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一念心有喜、怒、哀、樂的存在,清淨心、平等心、無為心、柔軟心、平常心絕對不會現前。所以,不論面對任何境界,這念心都不著喜樂、愛憎、空有兩邊,保持清清楚楚就是智慧,如如不動就是定。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中。這念心不偏不倚、不落兩邊,道自然就顯現出來了。明白這些道理,就能左右逢源;否則,太過與不及,都會引起煩惱與阻礙,無法通達圓滿、成功的大道。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