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平台
--上惟下觉大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因为希望修行成就的心太过急切,起了烦恼,诵经的声音好像在悲泣一样。佛陀问这位比丘:“过去学过什么?”比丘回答:“爱弹琴。”佛便应机施教,以弹琴作为譬喻:修行犹如弹琴,弦拉得太紧,弹不出旋律;弦太松,声音混浊不明。因此,必须松紧得宜,才能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这个道理就是在阐述:凡事必须适得其中,不可过与不及,落入两边都无法达到中道。
不偏不倚谓中庸
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就应时时不离中道。例如,吃饭时食量不宜过多或过少,须知量知足。所谓“木强易折”,做事情若太莽撞、刚直,容易得罪人;做事太消极,事情不能成就。待人不能过于卑躬曲膝、谄媚奉承;也不能趾高气昂、目中无人。说话不能畏畏缩缩、缺乏自信;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咄咄逼人。
孔子曾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这里的“知者”是指自以为是、好钻漏洞的人,看似有些小聪明,但知见偏颇,反而弄巧成拙。太愚笨的人,无法判断是非善恶,只会盲从他人,仍旧是偏一边。一般学生为了学业,认真过度,天天熬夜,以致最后体力不支,考试失常。工作上为讲求效率,急于求名得利,精神紧绷,压力过大,色身与心理长期失调,反而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因此,凡事要达到圆满、成功,须知善调身心。
修行也是如此,用功必须不缓不急。许多人勇猛心易发,长远心难持,刚开始修行时太过精进,没多久便筋疲力竭。因此,佛说:“其身若疲,意即生恼。”身体一旦疲惫,就容易起烦恼,患得患失。例如,参禅打坐时,假使不了解“心须专注,不得紧张;身须放松,不得随便”的道理,只是一味逼迫自己,久了心力交瘁,心生退悔;诵经时,急于开悟证果,却因妄想、昏沉不断,得不到感应,便对三宝产生疑虑,或认为自己的根机不好,对佛法、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佛说:“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心生烦恼,就会退失修行的信心,甚至毁谤三宝,起邪知邪见,结果道业无成,反而造了种种恶业。因此,修行应知善调身心,心过度紧张,生无明烦恼,就要学习放下;身若懈怠,则以精进调之,这样道业就能进步。
定慧具足即实相
中道思想,一个是“事”,一个是“理”。在事上来讲,做任何事情要恰到好处,要留个余地,不要太过分;讲话也要恰到好处,给自己留个退路,给他人留个台阶下,这是“事”上的中道。在“理”上,我们这念心要时时刻刻安住在觉性上。
人除了物质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觉性。一个人没有觉性,就好像是麻木、瘫痪了一样。如果觉性糊涂了,这个人的学业、事业……就瘫痪了。所以,觉性要清净、要清凉、要自在,要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我们自己的“中道平台”。
这念心安住在善法上,就是光明;安住在恶法,就是黑暗。假使不落两边,不但恶法不去做,连善法都不执着,那么,我们这念心安住在哪里?就安住在时时刻刻都能作主的清明觉性,有定力又有智慧,静也静得、动也动得,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中道平台”。
儒家也说:“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不思而得”,悟到当前这一念心,不需要头脑思惟,就能够发挥出种种妙有;“不勉而中”,日常生活上的所作所为,就恰到好处。百丈禅师为度野狐,曾下一转语:“大修行人不昧因果”,就是指契悟到这一念心,行住坐卧、举手投足,都恰到好处,时时都合乎因果的法则;不但合乎因果的法则,而且处处都是禅,随拈一法都是佛法,挑柴运水无不是神通妙用。什么原因呢?因为当下这一念心就是实相,实相就是禅。
《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一念心有喜、怒、哀、乐的存在,清净心、平等心、无为心、柔软心、平常心绝对不会现前。所以,不论面对任何境界,这念心都不着喜乐、爱憎、空有两边,保持清清楚楚就是智慧,如如不动就是定。定慧不二这念心,就是中。这念心不偏不倚、不落两边,道自然就显现出来了。明白这些道理,就能左右逢源;否则,太过与不及,都会引起烦恼与阻碍,无法通达圆满、成功的大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