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部
《禪門經》云:「求佛聖智,要即禪定;若無禪定,念想喧動,壞其善根。」三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最後夜睹明星,徹見本心,成就無上佛果。古來禪宗祖師為求明悟心地,特於禪堂內苦參實究,立限七日以剋期取證,而有禪七一制。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承繼如來教法、諸祖所傳,每年春、夏二季皆舉辦精進禪七,助益學人定心、淨心、明心,找到生命的活水源頭、安身立命之所在。
三學相資澄心水
|
導師開示學人定心、淨心、明心的究竟法門,於心地上下功夫,契悟了本心,就是真正的大富大貴。 |
|
透過靜坐,大眾努力朝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目標精進用功。 |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本寺一百零一年度春季精進禪七,分為二梯次:「大眾精進禪七」自一月二十四日至三十一日,「學界精進禪七」自二月四日至十一日,各大專院校教授、中小學教師、大專青年及社會各界人士,以及來自美國、加拿大、歐洲、香港、日本、泰國、菲律賓等地學員,共有近二千位居士不遠千里前來體驗禪門宗風,共契心源。
下午四時,於大禪堂舉行灑淨、起七儀式。主七見燈和尚帶領大眾虔誦大悲神咒,在滌淨道場的同時,也提醒學人歇下煩惱妄心,令清淨心時時現前。接著,在主七和尚宣說起七法語後,禪七正式開始。
「喝茶的是誰?」起七茶會起源於禪宗祖師趙州老人,為接引學人悟道的方便,以一句「喫茶去!」為契機,提示學人返聞自性、明悟本心。主七和尚於起七茶會中開示,禪七是眾緣和合所成就,大眾應作難遭難遇想,全心全意地投入,努力獲取最大的收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首先要萬緣放下,其次要正念提起;放下過去所修的法門,依禪七的開示修習並建立正確的知見。第三,應遵守禪堂規矩,以輔助大眾安心辦道。「誰在喝茶?」悟到了就要直下承擔,一路到底,喝的便是趙州茶;未悟者也不要氣餒,繼續參究!
晚間八時,正式起香。主七和尚首先提示大眾靜坐的要領,從調身開始,進一步調息、調心。妄想、昏沉、無聊、無記是四大心病,必須用止觀法門這帖心藥來醫治,數息觀則是對治散亂心的特效藥。接著,主七和尚指導數息觀的修習方法與下座的注意事項,並於行香時教示學員「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動靜當中皆是悟道契機。
但復本性莫外尋
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翌日上午,正授八關齋戒,透過七戒一齋八個法門,律身無犯、律口無失、律心無過,去除身口意三業八個範疇的煩惱,關閉生死輪迴的關口,最終回復清淨、究竟解脫,成就無上佛果,是最大的助道因緣。
禪七中, 導師慈悲開示大眾:禪七的目的,第一,妄想要歇下來;第二,這念心要清楚明白,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就能轉染成淨、轉識成智、轉無明成菩提。經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坐在禪堂,要學會通身放下,既來之則安之,「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心清淨了,超越時間、超越空間,超越世間所有一切善法,達到一個絕對的境界,心就能得自在。
禪七就是要定心、淨心、明心。清淨心、不動心、無住心、無染著心、自在心、寂滅心,才是真正的大富大貴,不用向外求,自己可以作主,只要朝這個方向來用功,每一個人都能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佛法是以人為根本,人是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只要掌握這念心,行住坐臥都可以修行。佛法是真正的環保,從每一個人做起;每一個人從心做起,去除心中的貪、瞋、癡、慢、疑、邪見,與外在環境的環保雙管齊下,身心得到淨化,世界就會和平。 導師並以「隨緣十四句」勉勵大眾:「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緣去緣來,緣生緣滅;隨緣任運,知進知退;廣結善緣,開創新機;善緣和合,成就大事;得之勿喜,失之勿憂;堅住正念,任心自在。」
《圓覺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主七和尚開示大眾,登堂入奧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對本心本性建立起正確的知見,而中道實相觀是最勝方便,直接從根本下手;同時,更須洞悉妄想、執著的本質,如虛空花、水中月,虛妄不實,不要理它,始終保持覺性存在,最後定能漏盡煩惱、轉識成智。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解七茶會上,學員們將禪修的心路歷程與大眾分享,成就了最大的布施與供養。主七和尚勉勵大眾,對心性之理要建立起堅固的信心──信心性本具;信人人皆當成佛;信當下能知能覺的這念心不打妄想,就是本具的清淨心;信這念心具足體、相、用三大,並依教奉行。自己有所體悟,才知佛法所言真實不虛。經典記載,在娑婆世界精進修行一日一夜,勝過於極樂淨土為善百年。七日禪修,無論是否契悟,秉持所學繼續努力,同樣功不唐捐,最後一定能夠契入菩提、涅槃。
《大智度論》云:「譬如然燈,燈雖能照,在大風中不能為用。若置之密宇,其用乃全。」宴坐禪堂猶如進入避風港,七日的精進,讓動盪不安的心得以沉澱,渾濁不明的心得以澄淨,找到自己的真生命,開啟人生的康莊大道。若能時時不退初心,佛階決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