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己以正 處眾以和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鍵法師
兩千多年前,孔子以「禮」作為教育思想的基礎,不但奠定了儒家優良道統,使「禮」深植民心,更使後來的中華民族成為禮儀之邦。
「禮」,左上方的「二」,指「天」;左下方的「小」,指日、月、星辰;右上方的「曲」,指祀品;右下方的「豆」,指高腳碗。意即,以高腳碗如此尊貴的器皿,盛放祀品來祭天。因此,禮,是一種發自內心祈求和平的恭敬心。
格物 克己復禮
堯舜時代,人人講信修睦,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乃至「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這是由於人與人之間存著對於彼此最大的恭敬,因此社會自然和合無諍。可知,「禮」具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一種能促進家庭、社會和諧的力量。夏商周時代,人們私心加重,為了令國家安定、社會和諧,不得不提出「禮義」作為遵守的綱紀,以禮正君臣,以禮篤父子,以禮睦兄弟,以禮和夫婦,以禮設制度。以禮來治國,定常法,明是非,辨善惡,國家依然能得到安定的局面。
孔子生於強者生存的春秋時代,雖然感嘆理想社會的遙不可及,仍堅持著禮樂能帶來和平的信念,因此,孔子積極地將禮樂融入教育,期待培養出來的弟子,品格端正,個個都能藉由自修身,推廣普及「禮」的信念,進而達到家齊、國治、天下平的目標。
孔子的教化,世世代代指引著炎黃子孫,使中華文化歷久彌新,成為千古不易的準則。如何才能對內克己復禮,對外以和為貴呢?不離兩大原則:一、格物,格除物欲。王陽明云:「為善去惡是格物。」格除物欲,能去除為一己之私的貪心,當心中不再只有個人,本具的良知良能就能把禮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心善,則行亦善,不僅助益於個人的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更能以「和」來利益眾生,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因此,格物,即是從自淨其心,展現禮的作用。
循規 以和為貴
二、循規,依循外在的規矩,進而淨化自心,開啟禮的力量,達到和合共處的目的。《弟子規》雖然是童蒙教育,然其待人接物的基本行儀,卻是應對進退合於法度的準則。例如,對待父母、師長應盡孝;兄弟之間的相處之道,乃對上以敬,對下以慈;自我的言行應嚴謹慎重,自然不致觸惱他人,而能廣結善緣;人與人相處之道,以信為重,為人誠實,乃至能說柔軟語、讚歎語,自然能與人和合相處,乃至益友來,損友卻,就不會走上邪途;以平等心、博愛心來觀照大眾,自然就能和氣迎人。因此,藉由外在的準則來提醒自己,是達到究竟淨心的前方便。進退有度,就能與他人和諧相處。
明末,國都遷至江南,當時有一鄭姓人家被稱為「江南第一家」。當時的皇帝差人帶了兩顆梨前去試探。家族之長看見欽差大臣駕臨,立刻敲鐘集眾,不到一頓飯的時間,五代同堂三千多人立刻按照輩分集合排班,跪叩領旨。欽差大臣拿出兩顆梨,說道:「這兩顆梨,是皇帝賜予鄭家每一個人的賞賜。」家族長命人抬出一個石磨,把兩顆梨化成一缸梨汁,平均分予每一個家族成員,再帶領全部家族叩謝皇恩。皇帝聽了大臣的回報,非常歡喜,更賜予「天下第一家」的美名。《禮記》云:「和寧,禮之用也。」江南鄭家真正展現了一家守禮、一家和寧的大家風範。
所謂「持己以正,貴有圓通不可拘之權;處眾以和,貴有強毅不可奪之力」,對內落實「格物」及對外落實「循規」之下的「禮」,對己,能從心所欲不踰矩;對事,能明是非、辨正邪,圓融通達;對人,則能隨和融洽、謙讓容忍,又能堅守原則,不流於鄉愿。是故,一家有禮,一家和;一國守禮,一國和;全世界守禮,人人心中千祥駢集,和氣增輝,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大同世界應時而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