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為貴 己為輕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諶法師
現代人際關係複雜,人我接觸頻繁,意見不同,時常相左,所以心中有很多不滿、不平。例如,國家有府院不和、社會抗爭;公司有勞資糾紛、同事鬥角;家庭有夫妻失和、兄弟鬩牆。戰國時代,孔子因為見到「禮樂崩壞」,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等現象,周遊列國,傾一生所學,欲致君堯舜,希望建立一個禮制的大同之世。然而,人心的向背,非一人之力亦非一朝之功所能匡扶。
去除我執 建立倫常
人心的問題自古有之,不獨現在為然,究其原因,在於人人皆以「自我」為中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不出意識心的範圍。若從佛法來看,我執是由於第七識的生起,而產生我見、我慢、我愛……乃由於根本無明與意識之分別,因此認為自我是實有,而不知其實是緣起的假相。
我們常常可以見到,十字街頭的小車禍,雙方都據理力爭,都覺得自己有理,誰也不肯承認錯誤。由於都是從自我意識出發,誰也不會退讓。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但是,假使我執深重,雖有理而堅執不放,同樣也是寸步難行。
《論語》云:「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禮的本質,是要在眾多不同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同特性,因而有三綱五常、五倫九族等禮法制度。若能在這些不同的類別中,尋找出共同特徵,異中求同,和合一氣,國家、社會、家庭乃至個人,便有依循的準則,不致紛亂,這便是禮的作用。
異中求同 同中存異
古人說:「聖人者善平天下之不平。」欲平天下,便要有天下人皆有的共識。揆諸現代社會,政黨若有共識,人人摒棄自我意識,便不致國家虛耗,社會動盪,黎民受苦;公司若有共識,則勞資融洽,業務蒸蒸日上;家庭若有共識,家和萬事可興。歷史上的治世,哪一個不是君明臣賢,將相和合,上下一心?
因此,「禮之用,和為貴」,禮以和為基礎,和則以共識為基礎。有共識,才有和合可言。和平安定,是國家的共識;道德標準,是社會的共識;倫理五常,是家庭的共識;六和敬,是僧團的共識;菩提涅槃,是修行的共識。假使放不下自己的中心意識,不站在對方立場來想事情,堅持「我」的結果,就會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過失,不僅無法和合,且處處都是障礙。
中華文化「以和為貴」,但也不能模糊一片,打和稀泥。《孟子》云:「辭讓之心,禮之端也。」辭讓,便是禮的表現。辭讓,雖是一種美德,但孔子也說:「當仁不讓於師」,此中的拿捏要恰到好處,實屬不易。因此,「禮」的掌握更形重要,要在「異中求其同」,還要在「同中存異」。在不同的意見中找出眾人都能接受的意見,但是,在相同的基礎下,也要讓每個人都有發揮的空間。如此一來,不但圓融俗諦,成就功德,也能夠處處無礙,行遍天下。
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曾開示現代化叢林發展的六個要點:「第一是分工合作,第二是分層負責,第三是充分授權,第四是靈活調管,第五是與時俱進,第六是萬法歸宗。」這是現代僧團「禮」制的最佳表現,也是中台四箴行「對人以和」的經典延展。不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此六大原則皆能應用無礙,不僅興國利世,也是永續經營的準則,依之而行,則國家安定,社會祥和,家庭和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