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本期主題:有禮走遍天下







  有些人認為:「有理走遍天下」,但是,當自己的「理」與他人的「理」相衝突時,有些路就走不通了。因此,假使無「禮」,「有理」也會變成「無理」。

  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厚薄親疏、尊卑大小皆合禮有節,則能盡人倫、致中和。有禮,天下之路無不暢通!



以禮致中和--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一般人認為禮節是一種約束,事實上,禮就是做人的分際。遵守分際,就是一種倫常;倫常就是禮節,一個是禮,一個是節。遵守禮節和倫常,無論是家庭、學校、政治、社會、國家,都能達到和諧的境界。

遵守分際 發而中節

  社會上一般人都知道「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來者是客禮相待」,對作生意的人來說,無論來客是富、是貧,老人、小孩,來者就是客,要以禮相待。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有些人雖然來看,沒有買東西,起碼要說:「歡迎,歡迎,下次再來,謝謝!謝謝!」客人看到你這麼客氣,下次一定來買,而且還要多買一點。所以,這就是方便。假使違背了這個原則,生意無法興隆。

  儒家是以禮來規範身口意,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一動就要中規中矩,沒有道理或不正當的事情,不能去做,這就是做人的分際。如果每個人都能遵守分際,家庭、學校、社會、政治、國家就很有次序、很和諧。

  《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我們的心有喜怒哀樂,也必須合乎時節。禮當中要有節,節,就是時節因緣。「發而皆中節」,就是有節制、恰到好處。《孟子》曰:「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因為紂王是個暴君,所以要革命,這時,「怒」不但沒有罪過,而且還有功德。菩薩低眉是慈悲,金剛怒目也是慈悲,就是由於「中節」。

  佛法則是以戒來作為準則。眾生心猿意馬,心打妄想,口容易講錯話,身很隨便,所以,要規範身口意三業,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哪些念頭該起?哪些念頭不該起?戒律的條文很多,歸納起來有幾個重點:律心無過、律口無失、律身無犯。「律心無過」,時時刻刻檢討心當中有沒有過失;「律口無失」,要慎言,講出來的話不要有後遺症;「律身無犯」,規範我們不要犯殺、盜、淫。戒律是我們做人的根本,超凡入聖的基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大道。

恩孝義憐 忍讓致和

  六祖惠能大師云:「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恩則孝養父母」,「孝」,涵蓋孝養、孝敬、孝順。如果只知道「養」,而不知道「敬」、「順」,沒有知恩、感恩、報恩的心,就如孔子所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除了孝養父母的身,供養父母衣食住行所需,還要孝養父母的心,使父母心中有善法、有善念、知因識果。

  「義則上下相憐」,「義」是指正義、正氣、正確的心念和行為。心中存有正義、正氣,彼此就能產生慈悲心、關懷心、憐憫心。一般都知道「見義勇為」,在佛法來講,六波羅蜜中的布施就是一種義行,五戒的不偷盜也是義的表現,所以佛法包含了世間法。

  「讓則尊卑和睦」,「讓」是禮讓、忍讓。禮讓,就有福報;禮讓,就很謙卑、就很和諧,就能化除許多怨結。古人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做人不要斤斤計較,要能忍、能讓。能做到讓,自然「尊卑和睦」;如果沒有尊卑次序,就容易脫序,甚至產生動亂。

  「忍則眾惡無喧」,「忍」是忍耐。「能忍自安」,忍可以產生定力;有定,凡事就能看得清楚,何為是?何為非?何時何處該進、該退?自己都有標準,不會進退失據。古人說:「莫道人之短,不說己之長」,現在的社會缺乏一個「忍」字,彼此之間互揭瘡疤,自己膨脹自己,導致天下大亂;如果每個人都知道忍,「眾惡無喧」,就能讓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國家安定。

  因此,身口意所表現出來的一切都要有禮節,要知進、知退,該進就進,不該進則絕對不進;該說就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這就是禮節。「禮」的範圍很廣泛,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都不踰矩,這就是禮。不知禮,則難以健全人格,人格不健全,又如何能把事情做得適當與周全呢?所以佛法不離開俗諦,真諦也不能離開俗諦。依於「禮」,就能圓融三諦,圓滿世間法與出世間法。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