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行并进
文╱见担法师
在资讯爆炸的E时代,举凡宇宙天地的森罗万象,都可以在电脑上轻易获得。然而,佛法的智慧及古圣先哲的金玉良言,才是亘古不变的人生真理。为什么这些道理却不容易令人闻即起行?为什么一般人会认为这些道理知易行难呢?可由三方面来探讨:一、因心;二、信心;三、恒心。
具足三心 闻即起行
第一,因心。因心,即是动机。以求学为例,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学者是为了充实自己而后利益苍生而学习,如宋代理学家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代学人,如是为了博取名声利养而求知,则无法回归到心上来提升自我,培养德行。西哲云:“书是为了使用,不是为了炫耀”;倘若以炫耀为动机,自然趋向知易而行难之境。
第二,信心。国父革命经十一次,不畏艰难,创建民国,就是抱持着无比的信心。他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龙树菩萨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不论世间或出世间法,欲得圆满成就,皆以信心为根。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具足信心,必能生出智慧,将行难之因素排除,因此,再大的困难都能超越转化、迎刃而解。
第三,恒心。在讲求效率的时代,人们只求立竿见影之效,对知识的渴求与好奇,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知得快,也忘得快。孟子形容如同七、八月间的大雨,骤然降集,也干涸得快。假使没有根本的学习,缺乏耐心,更遑论如细水长流,具足恒心而行持。唐朝诗人李白,幼时见一老妪欲将铁杵磨成绣花针,讶然而问。老妪回答:“只要功夫深,铁杵必成针。”聪颖的他豁然领悟,凡事须有恒心,努力不懈,才能成功。从此发愤用功,博览百家,终有所成。
相对“知易行难”之说,有人提倡“知难行易”。“行易”的秘诀无他,就是坚持、有恒。有恒心,才能突破困境;有信心,才能克服障碍;有了正确的因心、动机,将来才能采收累累之成功果实。
知行合一 落实解行
相对于“知易行难”与“知难行易”之说,王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来平衡二者,正如同佛法所说“解行并重”的道理。修行不外乎事与理,在道理上思惟、了解有了一番体悟,将此体悟落实在日常之间,就是解行并重。古德云:“说到做不到,是名不到道。”只是说得到,成了口头禅;但假使做得到却不知其所以然,就容易生无明、烦恼。解与行,如同鸟之二翼。唯有解行并重,才能带领我们抵达涅槃的彼岸。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实行?首先,必须检视修行学佛的动机与因心。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每个人的学佛动机或许不同,但总归不离离苦得乐。倘若对修行没有正知见与正信,就容易得少为足,执着感应、神通,导致走错路、走远路。有欲速而见小利之心,乃累劫习气贪、瞋、痴所驱使,此时唯有升起对佛法的净信,才能转化三毒,以信、进、念、定、慧五根,产生解脱烦恼之五力,通过境界的考验,破除无明妄想及累劫习气,一日如此,一月如此,一年如此,一生如此,生生世世发长远心,终能跳脱轮回、出离生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