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本期主题:知与行







  明明知道,却做不到,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如何缩短“知”与“行”之间的距离,将所习得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学习者转变为实践者,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成功秘笈。

  运用这份成功秘笈,唤醒心的力量,不再挣扎、勉强,不再找藉口,战胜习气,创造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零阻力人生!



真知行实

文╱见荀法师


  由于一般人容易犯“重知轻行”或是“徒悬空谈”之弊端,因此,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提出“知”与“行”并进的观点,令学人“才”、“德”兼备,培养国家栋梁、社稷精英,遂有大众耳熟能详的“知行合一”学说盛行于世。学佛道者,又何尝不是如此?

真知与行实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由此可知,修行学佛若能依照佛陀的教诲,躬行于日用当中,时时返观自照,反省检讨,有过失则立即改之、断之,无过则持续修之、持之。此理即同“四正勤”的道理一样,必能成就助道的增上因缘。

  何谓“真知”?王阳明言:“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南朝宋谢灵运之《辨宗论》中答慧驎问:“真知者照寂,故理常为用,用常在理,故永为真知。”而佛言:“真知义者,知诸众生悉有佛性。”佛法言:“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亡’之中道。”综上可知,“真知”者于动静闲忙当中必能与理相应,也就是能如实解知,能如是事行。

  所谓“行实”,即是能依照道理而有实际的作为,而非“世俗大夫仅好大言,却少实行之弊病”。《大宝积经》载:“实语天子说偈赞曰:‘佛行实语因,以是世瞻仰,至心乐听闻,为得佛法故。’”佛不但如实说、如实知,更如实于因地中身体力行,其清净的身口意三业乃众生最佳典范。

  “真知”与“行实”有何关联呢?是一非一、是二非二?王阳明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答顾东桥书》云:“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由是可知,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同手心与手背一般。

多闻与苦行

  佛法更深入地阐述此理。佛陀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虽能忆持佛所宣说的甚深妙理,然而,于佛住世时并未能漏尽烦恼,成就罗汉圣果。及佛灭后,肩负集结经典的重责大任,在苦行第一的迦叶尊者严格砥砺下,促使阿难尊者精进办道,于将卧之际彻见自己本来面目,为禅宗西天二祖,承继传佛心灯、续佛慧命的重责大任。因此,不但要“真知”,而且还要“行实”,方得佛法真实受用。

  憨山大师云:“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由此可知,诵经不只是念诵经文而已,而是要口而诵,心而惟,知而解,解而行,方能了达诸佛妙理,如经云:“修行真行实谛行,满一切智具足行。”于因地中,行一分得一分的受用,行十分得十分的受用,直至百分之百如实行、如实受用,方能与诸佛如来等无差别。故佛是“真知行实,行实真知”,不愧堪称“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为一切众生所共尊重、敬仰,为世所师,为弟子所法啊!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