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本期主題:諦聽眾生







  人與人之間,多一點同理心,就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理解,就能多一些接受;多一些接受,就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包容,就多一分和諧。

  同理心,是和諧的源頭,也是慈悲心的前提。

  同理他人,必須用心諦聽。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將心比心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菁法師

  狹義來說,同理心是指藉由自身的親身經歷,或以其他方便,明白他人的處境。例如:透過種種資料,認識疾病造成的痛苦或不幸遭遇者的苦難,因而生起體諒及樂於協助的心。廣義來說,同理心是人人本具的良善性德,儒家以仁愛為名,佛法則是慈悲喜捨、六度萬行。

豐富心靈之鑰

  《金光明經》記載,佛過去曾為流水長者子,一日經一池澤,見池水枯竭,魚群即將死亡,便循流而上,發現惡人為了捕魚,將河水截斷。長者子立即向國王商借象隊,運水至池澤,救活了魚群。這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就是積極面的同理心,也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不忍人之心」,即是人人皆有的惻隱之心、仁愛心,也就是同理心的源頭。能以此心治國,必能體恤百姓;百姓得到體恤,則能心誠悅服。如此一來,家庭必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社會上,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造就祥和、遵法的國家。

  在人與人互動當中,同理心是維持和諧的力量;不斷擴充這份力量,就能互信互敬,成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心念及作為。假使不能將心比心、真誠關照、感恩回饋,即使名利雙收,也是一生遺憾,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唯有柔軟心、同理心、慈悲心,肯為他人設想,心靈才會豐富而充實,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富貴。

菩薩實踐之道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即使是自身的心念、外貌,也在不斷地變化。面對相同的境界,每個人的起心動念千差萬別,因此,必須善用我們的六根──以「眼」觀察他人的需求;以「耳」聆聽他人的苦衷;以「口」說善語、軟語,給予他人希望與方向;以「鼻」坦然接受種種淨穢之氣;以「身」造就種種善行;以「意」善為分別,引導一切作為。能夠如此在六根門頭用功,日積月累,必能增長福德,獲得大眾的信賴與尊重,進而能引導眾生遠離憂悲苦惱,得大饒益。

  唐朝玄奘大師,由於看到當時所譯經論多有缺漏,乃至互有出入,故而西行求法。途中歷經沙漠、雪峰種種險難,方至那爛陀寺隨戒賢論師學法。經十九年,帶回大量梵文經典,並於長安主持譯經工作。鑑真大師則為將戒法傳至日本,五度出海,卻未竟全功。在這期間,他歷經人事滄桑、風浪顛沛之苦,乃至雙目失明,卻未曾動搖他的心志。及至第六次東渡終於抵達日本,受詔賜傳燈大師,於東大寺授戒傳律,點亮日本佛教戒燈。這兩位高僧,皆是由己推人,體察眾生之苦,繼而為法忘身,成為後人景仰的典範。這種捨我其誰的精神與表現,正是同理心的昇華。

  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同理心人人可為,並且必須把握每一個時節因緣。在每一個緣起中,觀眾生苦,勤加救護,發慈悲心,饒益有情。最終,不執著所做,無求無得,無此無彼,與一切眾生共入毘盧性海,圓滿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