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本期主題:諦聽眾生







  人與人之間,多一點同理心,就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理解,就能多一些接受;多一些接受,就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包容,就多一分和諧。

  同理心,是和諧的源頭,也是慈悲心的前提。

  同理他人,必須用心諦聽。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願令眾生得無畏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見鉢法師

  是一柄鑰匙,開啟封閉心頭的大鎖;是一扇日照,將溫暖引進冷漠的人情寒冬;是一座燈塔,引導茫茫人海中的迷途遊子;是一抹微笑,令恐懼緊張的心情安穩自在;是同理心,打破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隔閡;是菩薩行,給予眾生無限的希望與寄託。

同理心 消融分別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人會有「對等意識」。什麼是對等意識?舉例來說,甲要求乙幫忙時,乙最先想到的會是:「甲之前對他做過什麼,值不值得為他付出?」說得更明白些,就是從「自我」的概念衍生出與「他人」的人際關係。在佛法上,稱為「分別心」。

  要打開對等意識糾纏的枷鎖,先要消弭自我與他人的藩籬,其關鍵就在「同理心」。同理心,就是將自我放置在他人所處的情境之中,觀察他人的需求,進而作出能給予對方最大利益的選擇。同理心之所以重要,在世間法來說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良善橋樑,在出世法中更是一種菩薩行門。

  菩薩所修行的四攝法,是同理心最充分的展現。為了廣化有情,菩薩以四攝法先使眾生得到信心,後以各種方便法門令眾生得入佛智,最後成就解脫之道。四攝法以同理心為基礎,同理心則因四攝法而得發揚。

四攝法 平等普化

  何謂四攝法?即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布施,是視對方的需要,給予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儒家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是自我同理心的展現;假使能夠更進一步地「人所欲,施予人」,即是徹底地以他人的需求為出發點,擴展同理心的範圍。這些是屬於「財施」。「法施」包含啟發他人的生命價值和方向、以良善的道理勸誡他人斷惡修善、以出世真理解脫種種憂苦……。財施解決外在的困境,而法施解除心中的纏縛。另外一種布施,名為「無畏施」,則涵蓋了四攝法門。

  愛語,是說柔軟的話語,使對方能夠得到歡喜。孫子說:「贈人以言,重於珠玉;傷人以言,甚於劍戟。」言語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善惡因緣的產生經常都是由於口業而來。菩薩因為時時能夠以清淨口業攝受眾生,進而引導眾生得聞佛道。在《舊雜譬喻經》中記載,有一國家民風凶悍,五百羅漢先後到此宣揚佛法,但盡皆受辱而歸;佛陀派遣文殊菩薩前去,文殊菩薩一到這個國家,先以愛語攝受國王及人民,大眾心生歡喜,爭相供養;菩薩進一步為大眾闡述供佛的功德及佛法的殊勝,全國上下就在這樣的因緣中被度化了。

  利行,是以身口意三業的善行來利益他人。凡利益眾生之事,無不盡力而為,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冤親平等的大慈悲心,積極利他。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以無所求的心來助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快樂。同事,則是和光同塵,隨對方的嗜好、興趣,與對方共行,這正是經中所說的「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以慈悲、願心與智慧,同事攝受,然後以此方便因緣循循善誘,令其同霑法益。

  透過四攝法,菩薩能夠進一步與眾生親近,以眾生「對等意識」之方便,成就解脫「分別心」之究竟。這一切方便,都是因著同理心而生慈悲心,而非因由愛染貪著或自身利益,目的是在令眾生得以解脫憂愁苦惱,這是四攝法根本的立足點。

  因同理心而發慈悲心,因慈悲心而廣行大願。慈悲濟世如鑰匙,解世間所有難解之結;如日照,普耀十方皆得光明;如燈塔,長夜幽暗中成眾生依靠;如微笑,使見者聞者心無憂畏。發願以同理心成就慈悲願,長養一切菩提苗;發願以菩薩行成就智慧筏,廣度一切眾生至清淨涅槃彼岸!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