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本期主题:谛听众生







  人与人之间,多一点同理心,就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理解,就能多一些接受;多一些接受,就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包容,就多一分和谐。

  同理心,是和谐的源头,也是慈悲心的前提。

  同理他人,必须用心谛听。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愿令众生得无畏

文╱中台男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一年级 见钵法师

  是一柄钥匙,开启封闭心头的大锁;是一扇日照,将温暖引进冷漠的人情寒冬;是一座灯塔,引导茫茫人海中的迷途游子;是一抹微笑,令恐惧紧张的心情安稳自在;是同理心,打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隔阂;是菩萨行,给予众生无限的希望与寄托。

同理心 消融分别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人会有“对等意识”。什么是对等意识?举例来说,甲要求乙帮忙时,乙最先想到的会是:“甲之前对他做过什么,值不值得为他付出?”说得更明白些,就是从“自我”的概念衍生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在佛法上,称为“分别心”。

  要打开对等意识纠缠的枷锁,先要消弭自我与他人的藩篱,其关键就在“同理心”。同理心,就是将自我放置在他人所处的情境之中,观察他人的需求,进而作出能给予对方最大利益的选择。同理心之所以重要,在世间法来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良善桥梁,在出世法中更是一种菩萨行门。

  菩萨所修行的四摄法,是同理心最充分的展现。为了广化有情,菩萨以四摄法先使众生得到信心,后以各种方便法门令众生得入佛智,最后成就解脱之道。四摄法以同理心为基础,同理心则因四摄法而得发扬。

四摄法 平等普化

  何谓四摄法?即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布施,是视对方的需要,给予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儒家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自我同理心的展现;假使能够更进一步地“人所欲,施予人”,即是彻底地以他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扩展同理心的范围。这些是属于“财施”。“法施”包含启发他人的生命价值和方向、以良善的道理劝诫他人断恶修善、以出世真理解脱种种忧苦……。财施解决外在的困境,而法施解除心中的缠缚。另外一种布施,名为“无畏施”,则涵盖了四摄法门。

  爱语,是说柔软的话语,使对方能够得到欢喜。孙子说:“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言语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善恶因缘的产生经常都是由于口业而来。菩萨因为时时能够以清净口业摄受众生,进而引导众生得闻佛道。在《旧杂譬喻经》中记载,有一国家民风凶悍,五百罗汉先后到此宣扬佛法,但尽皆受辱而归;佛陀派遣文殊菩萨前去,文殊菩萨一到这个国家,先以爱语摄受国王及人民,大众心生欢喜,争相供养;菩萨进一步为大众阐述供佛的功德及佛法的殊胜,全国上下就在这样的因缘中被度化了。

  利行,是以身口意三业的善行来利益他人。凡利益众生之事,无不尽力而为,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冤亲平等的大慈悲心,积极利他。所谓“助人为快乐之本”,以无所求的心来助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快乐。同事,则是和光同尘,随对方的嗜好、兴趣,与对方共行,这正是经中所说的“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以慈悲、愿心与智慧,同事摄受,然后以此方便因缘循循善诱,令其同沾法益。

  透过四摄法,菩萨能够进一步与众生亲近,以众生“对等意识”之方便,成就解脱“分别心”之究竟。这一切方便,都是因着同理心而生慈悲心,而非因由爱染贪着或自身利益,目的是在令众生得以解脱忧愁苦恼,这是四摄法根本的立足点。

  因同理心而发慈悲心,因慈悲心而广行大愿。慈悲济世如钥匙,解世间所有难解之结;如日照,普耀十方皆得光明;如灯塔,长夜幽暗中成众生依靠;如微笑,使见者闻者心无忧畏。发愿以同理心成就慈悲愿,长养一切菩提苗;发愿以菩萨行成就智慧筏,广度一切众生至清净涅槃彼岸!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