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34 期 |
|
本期主題:一生受用的財富──MQ守則 |
本立而道生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諶法師 由於物質文明的進步,社會上五光十色的誘惑愈來愈多,人心不斷向外攀求,追求物質欲望的滿足,由惑而迷,如海起狂潮,節節升高,各種奇怪的社會事件,日有所聞。人們對於物欲的追求,使自心為形體所拘役,造成心靈的空虛。這些現象使得人們重新思考一個問題:人生存在世上的真正價值到底在哪裡? 行仁修德 悲智雙運 古往今來,無論東西方,在哲學、宗教等領域,對於「人之所以為人」的問題已提出許多看法。然而,「人之所以為人」的最重要價值,在於人懂得「反躬自省」,以佛法來說,就是「覺性觀照」。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因為人有這種異於禽獸的本性,能觀照、反省,知道如何去愛人、體諒別人,如何同類相親、異類相愛,從而建立應有的生存模式,讓生命中的光明照亮黑暗角落,讓心中的善念融化邪執的冰雪,此之謂德性,此之謂道路。 就儒家而言,「仁」是人本具的德性,不假外求。仁者愛人,表示人存在於世上,除了自己還有別人,所以人與我、人與物之間,能達到一種平衡、和諧的關係,如《中庸》云:「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古來聖賢,體察到我、人與世界的關係,須從尊重他人、尊重自然開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成就他人,也就是成就自己,同理心與無私的奉獻,是造成人類群體之間善良果實的原因。如果心中沒有別人,處處不尊重別人,不但增長心中「私」的念頭,與之而來的是人欲熾盛,小者在團體之中不被接受,大則殺盜淫、作奸犯科,無所不為。由「仁」所開展出的倫理觀念──仁、義、禮、智、孝、悌、忠、信,成為修身的準則,因此,孔子教導弟子首重「德行」。 就佛法來說,一是慈悲,一是智慧。菩薩行六度萬行,看到的是眾生的煩惱與苦難,一念慈悲,拔苦予樂,在眾生之中投入自我,化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行布施,除慳貪,捨小我以成就大我;謹持戒則行為有據,如法如律,禁治所有不道德的過犯,止息惡念,生起善心;修忍辱則能治瞋恚,使粗暴無所用處;常精進則事無難者,心中不生驕慢、懈怠,居處恭、執事敬,能速成圓滿菩薩之行;有禪定則遠離散亂之心,正審思慮,能定則靜,能靜則安。廣行六度,皆以慈悲智慧為根本,正因為大悲心之故,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慈悲可以說是「仁」的最高表現。 中道為本 敬慈和真 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曾開示,人的生命形態有三種:一是生活,二是生存,三是生命。生活是屬於物質的,物質有窮盡,而人心的欲求沒有窮盡。欲解決現代的問題,必須超脫物質生活的範圍,追求生存的尊嚴與生命的意義,從物質層次提升到精神層次,甚至更高的道德層次。 因此,除了「IQ」、「EQ」以外,現在有人開始注重「MQ」──也就是德商,這並不是「道德重建」,而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礎準則,是我們能不能從物欲的泥淖中自出,回歸到人性高貴情操的關鍵!《尚書》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若能回歸到中道,人心就能得到平衡。不論是儒家或是佛法,中道思想始終是生命源泉的所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論語》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是敬上,悌是慈下,因此, 導師所指導的「中台四箴行」可以說是「仁」之德性的具體表現。能孝能敬,能悌能慈,立其本則仁在其中;對人以和是禮,對事以真是義,這四個條目無疑是現代社會治病的一帖良方。 《論語》中有一段問答。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這三項都是行為的道德規範,不論是理、是事,執事精進不懈怠、不輕忽,對別人則盡心盡力,所謂「克己慈忍,隨緣盡份」。聖人有一言而為世則,一行而為世範,放之四海而皆準。「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