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34 期 |
|
本期主题:一生受用的财富──MQ守则 |
本立而道生
文╱中台男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谌法师 由于物质文明的进步,社会上五光十色的诱惑愈来愈多,人心不断向外攀求,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由惑而迷,如海起狂潮,节节升高,各种奇怪的社会事件,日有所闻。人们对于物欲的追求,使自心为形体所拘役,造成心灵的空虚。这些现象使得人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人生存在世上的真正价值到底在哪里? 行仁修德 悲智双运 古往今来,无论东西方,在哲学、宗教等领域,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已提出许多看法。然而,“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价值,在于人懂得“反躬自省”,以佛法来说,就是“觉性观照”。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因为人有这种异于禽兽的本性,能观照、反省,知道如何去爱人、体谅别人,如何同类相亲、异类相爱,从而建立应有的生存模式,让生命中的光明照亮黑暗角落,让心中的善念融化邪执的冰雪,此之谓德性,此之谓道路。 就儒家而言,“仁”是人本具的德性,不假外求。仁者爱人,表示人存在于世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所以人与我、人与物之间,能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关系,如《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古来圣贤,体察到我、人与世界的关系,须从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开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就他人,也就是成就自己,同理心与无私的奉献,是造成人类群体之间善良果实的原因。如果心中没有别人,处处不尊重别人,不但增长心中“私”的念头,与之而来的是人欲炽盛,小者在团体之中不被接受,大则杀盗淫、作奸犯科,无所不为。由“仁”所开展出的伦理观念──仁、义、礼、智、孝、悌、忠、信,成为修身的准则,因此,孔子教导弟子首重“德行”。 就佛法来说,一是慈悲,一是智慧。菩萨行六度万行,看到的是众生的烦恼与苦难,一念慈悲,拔苦予乐,在众生之中投入自我,化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行布施,除悭贪,舍小我以成就大我;谨持戒则行为有据,如法如律,禁治所有不道德的过犯,止息恶念,生起善心;修忍辱则能治瞋恚,使粗暴无所用处;常精进则事无难者,心中不生骄慢、懈怠,居处恭、执事敬,能速成圆满菩萨之行;有禅定则远离散乱之心,正审思虑,能定则静,能静则安。广行六度,皆以慈悲智慧为根本,正因为大悲心之故,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慈悲可以说是“仁”的最高表现。 中道为本 敬慈和真 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曾开示,人的生命形态有三种:一是生活,二是生存,三是生命。生活是属于物质的,物质有穷尽,而人心的欲求没有穷尽。欲解决现代的问题,必须超脱物质生活的范围,追求生存的尊严与生命的意义,从物质层次提升到精神层次,甚至更高的道德层次。 因此,除了“IQ”、“EQ”以外,现在有人开始注重“MQ”──也就是德商,这并不是“道德重建”,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准则,是我们能不能从物欲的泥淖中自出,回归到人性高贵情操的关键!《尚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若能回归到中道,人心就能得到平衡。不论是儒家或是佛法,中道思想始终是生命源泉的所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敬上,悌是慈下,因此, 导师所指导的“中台四箴行”可以说是“仁”之德性的具体表现。能孝能敬,能悌能慈,立其本则仁在其中;对人以和是礼,对事以真是义,这四个条目无疑是现代社会治病的一帖良方。 《论语》中有一段问答。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三项都是行为的道德规范,不论是理、是事,执事精进不懈怠、不轻忽,对别人则尽心尽力,所谓“克己慈忍,随缘尽份”。圣人有一言而为世则,一行而为世范,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