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佛學院園地








覺心觀照

在佛教學院中的每一天,學僧們用法、用心、用觀行,
努力在生活中實踐佛陀的教誨,
走著佛陀曾走過的心路,記錄下對心念的觀照;
覺心觀照——是一份修行人的作業。





正念

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呈法師

  某次,上車時,手放在前座之車門框,前座的人上車後順手把車門關上,夾住了我的手指。在劇痛的當下反觀:「這是意外嗎?這是業障嗎?不!這是沒有提起覺性,忘失正念、隨順習氣的結果!」想想,日常中所發生大大小小的意外、不如意之事,都是自己忘失正念、隨順習氣所造成。隨順習氣就是隨業流轉。這件事深深提醒自己時時刻刻保持正念和覺性的重要。二六時中,必須使覺照不失,否則便是與貪瞋癡為伴,因而招致苦果、苦報。

憧憬與無常

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諳法師

  《無常經》云:「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命根氣欲盡,支節悉分離,眾苦與死俱,此時徒嘆恨……。」佛陀出現於世,就是在告訴我們老病死及無常等事實,並教導我們如何修行,以達脫離生死,乃至究竟解脫的境界。然而,一般人通常都認為:「我還年輕,離老和死還很遠;生病通常也只是小病,死不了的!」因此,對於四諦的道理及苦的逼迫性認知不深;一旦真的生了病,又痛不欲生,或者不幸因意外而往生了,這時,怎能「及時」認真修行呢?

  這是一般人對於人生的憧憬,認為「壞事應該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修行?晚一點吧!」過去的祖師大德之所以能即生證悟成道,都是用「生死心」及「精進心」來修行用功的。想想,現在的我們是不是活在自己的「錯誤憧憬」下呢?


過程重於結果

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綸法師

  至行堂出坡,總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從行堂撤回的碗盤,要花許多時間整理、插盤,等到完全就緒之後,才會開啟洗碗機。往往花了三、四十分鐘整理碗盤,真正過機洗碗的時間才十分鐘。這好似運動選手培訓了四年,真正決定勝負是在比賽的那十分鐘。結果很重要,但準備更重要。有萬全的準備,才會有理想的結果。雖然有了萬全的準備也不必然獲致令人滿意的結果,但卻讓我們可以很篤定地去迎接挑戰,不致臨陣慌亂。或許有人認為,沒有必要為了短暫的結果付出,事實上,事情的價值不在結果,而在它加諸自身的考驗,自己是否能接受、承擔,一次比一次更加突破。

斷惑證真

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風法師

  很多時候,煩惱的起因並不是事件或他人的過失,真正的原因其實是由於自己本來就有的負面念頭遇緣而發;所以,應該檢討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原來,太習慣於起惡念,不斷放縱負面的念頭,才會在事情發生時,一味地向外指責別人。如果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薰修與磨鍊,怎麼能明白自己還有那麼多的不圓滿?

  雖然依舊煩惱垢重,但願意一次又一次地薰修善念,在抱怨、嫌責他人前先發現自己的惡念,反省自己而不惱害他人,一步步地斷除惑結,讓自己的善心圓滿。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