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本期主題:發長遠心







遠行不退,且看行囊

文╱見由法師



  對一個遠行者而言,行囊中必須有什麼樣的裝備,才能幫助他走過一路的千山萬水,如願地平安抵達目的地? 答案可以很多:充足的飲水、食糧、醫藥、各種工具……讓他得以保持健康狀態,從容地應付旅途中的困難;還有一份夢想,讓他始終帶著信念一路前進;一份地圖或指南,讓他不會誤判方向;一份堅毅不動的心,讓他不致流連於途中的絢美風光。

  那麼,哪一條路是最遠的路?將花費最長的時間、最大的力氣,需要最篤定的堅持?

  答案,無疑是「心路」。

  一切眾生本具真心,妙湛圓明,清淨無染,卻因一念不覺,為煩惱妄想所覆,造業受苦,以致無始劫來流浪生死,輪迴不已。我們走失了,和清淨心失散了很久、很久,甚至忘了當初何以流浪至此,更不知道要從何而返。「心路」,就是一條返家的路,透過修行,逆著過去輪轉的方向,將這念心去染還淨、轉迷就悟,踏上一條通向成佛、通向解脫的路。

  而即將在成佛之路遠行的我們,又會需要什麼行囊,才能發長遠心,永不退卻?

  以菩提心願為前導,以「教理、福德、禪定」為依循,時時整俶自己的行裝。

願心──
發菩提心,惟求作佛


  人生的路千萬條,究竟為何要踏上這條「心路」呢?最終的目標若是有絲毫模糊,往後的方向將可能南轅北轍。惠能大師至黃梅參禮,五祖問他欲求何事?惠能大師言:「惟求作佛,不求餘物。」這是何等的氣魄!《大乘起信論》提到,真正發菩提心,不要名利,惟求涅槃。〈勸發菩提心文〉亦云:「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是發心,名之為真。」試想,我們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也具備了同樣的志氣,發了無上菩提心,只願上求下化?如果不是,如果還沒有,那麼恐怕得接受「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的事實!

  發菩提心不是口頭說說,更不是勉強而來,必須誠實地面對自己,真正地看清世間上的一切都是生滅無常,純一苦聚,縱使放下貪著已久的五欲之樂猶如刀割,依然願意捨離,願意為追求最高遠、最究竟的生命而努力。而且,不僅是尋求個人的解脫,更願意幫助一切有緣、無緣的眾生共同遠行。

  「心發則佛道可成」,唯一的目標與信念,如同遠行者心中經常記掛的夢想,是驅使他不斷前進的力量,使他日後無懼於寒天酷暑、雨露風霜。

教理──導以善道

  確立了目標,首先面臨的現實問題便是「如何上路」?哪一條路才是正確無誤、直截了當?怎麼判定自己現在的位置?

  佛法中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正是佛陀與祖師大德們以過來人的身分,娓娓道出的心路之旅。其中,包括路途中將會看到的景色、應避開的險處、離目的地的距離……等。然而,「修多羅如標月指」,教理不是路的本身,學習教理亦不在充實知識,而是藉教觀心,依解起行。如同遠行者手上雖有地圖,仍要靠躬親踐履,才能走出真實的足跡。這時,對照著地圖上的標記、指引,腳踏實地,每一步都是印證、都是信心。

福德──供以氣力

  路途中,「福德」與「善緣」是不可或缺的資糧。

  福報、善緣,由廣修善法而來,德行則是內在的涵養與提升。外有福報,內具德行,心中自然光明磊落,不易與惡緣相應,旅途才能安穩、平順。

  糧食必須時時補給,因此福德永不嫌多。世尊成道後,依然不捨小善,為盲比丘穿針;尚在途中的修行人,更應把握每一個修善培福的因緣累積資糧,並且如《金剛經》所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讓事相上的福報,增勝為無盡無漏的功德法財。

禪定──固以防護

  定者,「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意即,在這條心路上,始終堅持專注,不為外境所轉。否則,縱使認清路頭,備足食糧,仍會分心於不相干的事物,耽溺於途中的風景。「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定力來自於對這念心不斷的要求、訓練,長時的收攝、內觀,日久,便能產生堅毅不動的力量,而能見順境不生貪愛,遇逆境不生瞋惱。

  旅途中的種種磨難,無論是外在的困境或是內心的掙扎煎熬,都必須藉禪定的力量幫助我們度過難關。深厚的定力如同堅固的防護,讓遠行者遠離內外魔擾,堅持其心,「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一念到底。

  「長遠心」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一開始的堅定志向,需要過程中不斷的提醒、提起。而「發菩提心」便是決定不移的志向;「福德、教理、禪定」便是支持我們不退此心的行囊。

  心路長遠,有志能行。況且這條路上,不乏前人的軌跡與證明──

  曾經,有一個罪人,在墮入地獄受苦時,因為一念不忍旁人受苦而欲以己身代之的慈悲心,讓他脫離罪報投生天界。其後,他秉持著這念慈心,始終不退,捍勞忍苦,難行能行,如是遠行過三大阿僧祇劫,終得成就──他,即是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

  有一位僧人初出家時,師父讓他每天翻山越嶺為常住採買眾多物品。雖然路遠負重,但他總是比其他師兄弟早回到寺中,原因只在十多年來,心中一向「只有目標,沒有道路」──他,即是至西天取經,「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向東土一步生」的玄奘大師。

  有一座道場,開山方丈在創建之初全無經費,卻因著「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的悲願,帶領四眾弟子,胼手胝足地在十年中打造一座莊嚴梵剎──這座道場,即現今擁有百餘家分院,巍巍堂堂的中台禪寺。

  而現在,有一位即將或已經踏上這條心路的修行人。能否長遠不退,端看他的願心與行囊。若能時時發願,時時補添行裝──他,將是未來福慧圓滿、悲智雙運的法王!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