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29 期 |
|
本期主題:發長遠心 |
永不乾涸的心泉
文╱見彥法師 佛陀曾經這樣譬喻:大千世界皆磨為墨,每經一千個他方世界國土才用墨一點;當墨用盡時,再將所有經過的國土化為微塵。自大通智勝佛到法華會上,已經歷經了這樣久遠的微塵劫數。然而,世尊始終無有疲厭地度化著眾生。 試想,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世尊發起這樣的大願,無有退轉?又是憑藉著什麼樣的力量,才能讓世尊完成這漫長的菩薩道? 《四十二章經》云:「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挂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修行非將相所能為,即便發起了無上道心,仍要面對無數外在的考驗與逆境,以及心中的無明煩惱。有如一人面對著千軍萬馬,行道之人必須緊守心城,破滅眾魔,方能成就無上道果。世尊清楚地告訴我們,要領在於「堅持其心」、「精進勇銳」。 堅持 無住生心 首先,「堅持其心」,就是堅持自己的大悲願心,並且應當無住生心。 世尊的本生故事,說明了大悲願心的重要。過去,有兩個罪人在地獄中受著苦果。獄卒用碩大的鐵棒毒打他們,不斷地加以折磨。其中一人不支倒地,另一罪人見狀,生起了憐憫之心,試圖救助他的同伴。獄卒見狀,怒不可遏,更加瘋狂地捶打他。一頓毒打後,這位請命的罪人,因為這一念慈悲,不但結束了此世苦報,並投生為天人,享受天界的快樂。這位天人,正是無量劫前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從那一世起,世尊發起了「願代眾生受無量苦」的大慈悲心,生生世世勤苦修行,利益眾生,從未忘失願心,最後終得成就佛道。《華嚴經》云:「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一份饒益眾生的悲心深植心田,便是督促自己永不放棄的起點。 《金剛經》中,須菩提尊者向世尊問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提出過去生被歌利王節節支解,仍不忘失菩薩悲願的故事,而回答道:「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能夠觀一切法空,不住在一切虛幻的相對境界上,就能在名利財色的順境中,片葉不沾身;也能於人我是非的逆境中,不起煩惱,堅持度眾的悲願,無有動轉。 過去憨山大師為政治迫害,仍能於流放充軍的過程中,隨緣度眾,復興祖庭。他曾在軍中吟詩道:「緇衣脫卻換戎裝,始信隨緣是道場;縱使炎天如烈火,難消冰雪冷心腸。」不論是身為太后供奉的高僧,或是被迫還俗從軍,憨山大師心中無有所住,始終是清涼自在的。 精進 以行滿願 第二個要領──「精進勇銳」,則是以行滿願,從而契悟圓滿的自性。以無礙的自性功德力支持自己,無有退轉。如《金剛經》所云,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廣修福慧資糧,而無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即能漏盡三惑煩惱,真心現前。《圓覺經》亦云:「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依性起修,大作夢中佛事,廣度如幻眾生,便能啟發悲濟眾生之心,且無煩惱勞慮之念。至此,心中圓滿的性德逐漸現前,修行也就生起真實的信心與等持的定慧,佛道方得漸次增長而不退轉。 《未曾有經》云:「如天雨滴,後不及前,雖不相及,能滿大器,修學智慧亦復如是,從小微起,終成大器,如是展轉滿無量器,是則自利利人。」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亦常提示四眾弟子,修行要細水長流。如何能夠尋得一股活水源頭,無盡地滋潤心田,長養出菩提妙果?不負大悲初心,並能無住生心,勤行如幻三昧廣度眾生,即是菩薩行處;如此用功,圓明的心泉,便能永不乾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