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本期主題:發長遠心







   無論是世間法或出世間法,不論資質聰穎或愚鈍,堅持不退的耐力,往往才是成功的主要關鍵。

  修行更是如此。修行不是百米衝刺,而是一場跟自己賽跑的長途馬拉松。

  省庵大師云:「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有了勇猛的初心、堅持的耐性及度生的願力,就能精進不退,在菩提道上擁有續航的能力。



一步一腳印--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佛法當中有事、有理,做一件事情,不是懵懵懂懂、糊里糊塗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個法門,都有它的道理。依據這個道理去修行、去發心,就不會退轉;假使沒有一個依據的道理,遇到逆境現前,作不了主,不但度不了眾生,自己也會退失菩提心。

  修行是很長遠的一件事情,釋迦牟尼佛也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勤苦修行。今生能夠學佛,乃至出家,都是過去的善根、過去的福報。不論出家、在家,有這個福報能夠修行學佛、弘揚佛法,又有穩定的生活,就是最大的福報,要珍惜,要繼續努力。

善調身心 精進不懈

  一般人多半「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持」,剛開始很精進、很用功,一段時間以後,就感到精疲力竭。一旦身體疲憊,心念提不起來,就容易起煩惱、患得患失。

  從前,有一位比丘每天精進用功,勤於誦經,但由於太過急切,不久就心生煩惱,對道業退失了信心。佛陀知道這位比丘出家前喜好彈琴,於是應機施教,藉彈琴的比喻來引導他,使其了解善調身心的重要。佛陀提示,彈琴的時候,如果絃繃得太緊,就彈不出好的旋律;絃太鬆了,琴聲就渾濁不明;若將絃的鬆緊調得恰到好處,彈奏出來的曲調必然悅耳動聽。因此,佛說:「心若調適,道可得矣。」修行應善調身心,用功須不緩不急,太過與不及都無法達到最好的效果。

  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曾為螺髻仙人,日夜精進不懈地禪坐,以至於「雀巢於頂,草穿過膝」──鳥雀在他頭頂上築巢生蛋,草從膝蓋旁纏繞穿過,他都不為所動。釋迦牟尼佛又一世為大施太子,樂善好施,當時國內受到乾旱的影響,很多人都餓死了,大施太子就把國庫裡的財物全部拿出來布施。後來,大施太子想到龍王有個如意珠,能夠隨心而得財寶,便發大願,想到龍宮取得如意珠,解決人民的困苦。

  大施太子的誠心感動了海神,於是海神就從龍宮盜取如意珠獻給太子。龍王發現了,用神通取回如意珠。大施太子沒有如意珠,就無法救濟這些飢餓的人。他決定把海水挑乾,進龍宮向龍王要如意珠。太子一擔一擔地挑,日以繼夜地挑,挑到骨瘦如柴、精疲力竭,仍然不休息,感動了四大天王一起來幫忙。四大天王神通廣大,很快地,海水就少了一半。龍王很著急,一旦海水枯竭,海裡的龍子、龍孫都會死亡,便獻出了如意珠。

  長遠心,就是要禁得起磨鍊、禁得起考驗。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持續不斷地精進才能成功。社會上成大功、立大業的人,乃至各行各業的實業家,都是經過一番努力和辛苦得來的。所以,要繼續不斷地努力,發大心,修大行。

不負初心 成佛有餘

  經云:「不負初心,成佛有餘」,「初心」是很重要的,初初聽聞佛法,覺得佛法很好,經過一年、兩年、三年,感覺好像沒有得到什麼。漸漸地,道心慢慢淡了,不像初初學佛時那麼精進。再過二、三年,日常的事務繁雜,打坐、修善又不容易,又要自我檢討反省,覺得要求太高了,慢慢地道心就退了。

  修行就是革除自己的習氣,習氣漏盡、煩惱漏盡,就能超凡入聖。《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想要超凡入聖,就要發長遠心,修行不是速成的。有些人悟到心即是佛,但是這念心仍然不是佛,因為心當中的煩惱、無明還是很多,要時時刻刻返照,檢討反省,次第漏盡自己的煩惱。

  悟到這念心了,找到路頭了,自己的煩惱自己轉化,時時刻刻都照住它。沒有悟到這念心的人,就沒有辦法照住煩惱,因為自己起了煩惱還不知道。因此,悟後起修才是真修。開悟如同見到初一的月亮,所以要發長遠心,在日常生活動靜閒忙中,始終保持正念,覺性現前,不斷地精進,最後,見到十五的月亮,漏盡煩惱,才是功行圓滿。

  修行就在平時,現在就要修一切善、斷一切惡,累積福德資糧。修善而不執著善,這念心時時保持平靜,就能得解脫。《金剛經》云:「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持之以恆,一步一腳印,點點滴滴地努力,自然心就寧靜,正念就能現前。有正念就能得正定,有正定就不會退轉,今生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