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27 期 |
|
本期主題:平常心 |
萬境自如如
文╱見恁法師 在瞬息萬變、追求成效的社會中,緊張與壓力似乎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壓力從何而來?不同年齡層、不同行業、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各有不同的壓力來源,但皆不離「有所求」的心態。換句話說,就是「對不確定的未來有著掌控的欲望」所致。因此,環境的變化容易讓心境隨之起伏,失去寧靜;若想不受環境的操縱,就必須保持「平常心」。 「平常心」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卻鮮少有人能真正體會其中意涵並加以實踐。「平」是指平等、不分別、不動;「常」是指恆常、不生滅、不間斷。平常心即是這念清明、作主的覺性,不因外境而起心動念、加以取捨、產生愛憎,也不因外境的改變而或憂或喜,擾亂內心的平靜。 知因果 明得失 平常心奠基於知因識果及對心性的體會上。一切事物皆非單因單緣所能成就,而是眾多因緣會遇所展現的結果。《達磨二入四行觀》告訴我們,若遭遇逆境,應當思惟:「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若是處於順境,則應思惟:「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順、逆境界皆是因緣所感,所以應當從因地上努力,但是對於過去已種下的因,則應坦然接受其現前的果報。 舉例來說,學生面對課業的態度,不應是緊張或患得患失,而是虛心學習,勤奮用功。資質利鈍是現前的果報,不需因聰敏而自滿,也不需因魯鈍而自卑。不論資質如何,都要以平常心接受自身的條件,並踏實地學習,定能日日進步。在節奏快速、競爭激烈的職場上,收入的多寡、職位的高低往往成為上班族的比較目標及煩惱來源。機運的好壞,是過去所造諸業及善惡因緣的展現,羨慕他人日進斗金或嫉妒他人節節高陞,都對自己毫無助益。應當不斷充實自己,跟緊時代的潮流,並付出心力,提升工作效率及產品品質,以最好的準備面對競爭,即能安然度過一個個考驗。 在親子關係上,更需要具備平等心及恆常不變的態度。父母對子女期望太高、要求太嚴,或是縱容溺愛、放任不管,都不是真正地為子女著想。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過去的業習,每個人都須承擔自己的人生;因此,父母對於孩子的課業、工作乃至家庭,宜站在協助和輔導的立場、諮詢的角度,敦促子女努力向上,並教導子女養成健全的人格。對於子女的成敗,則應學習淡然處之。 悟本心 得自在 以心性的觀點而言,人人所擁有的本具佛性是平等無二、常恆不失的,這是我們的真生命。一般人之所以對外境產生掛礙,是因為不能安住在覺性上,汲汲向外追逐,迷失在生滅無常的事物中。弘一法師嘗言:「利關不破,得失驚之;名關不破,毀譽動之。」《四十二章經》亦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名利等欲望使人們無法平靜,不是對現狀不滿,就是對未來擔憂,失去平常心。若能明白佛性本自具足,能聽、能見、能知的這念心,便是最大的珍寶,則心胸自然豁達,能順應因緣,心無起伏。 由此看來,學生若不以外在的分數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上班族不以收入及職位高低來斷定成功與否,父母不以子女的表現決定自己的定位,乃至一般人不以人緣好壞來代表自己的重要性……隨緣盡份,不求報償,便能無入而不自得,心境猶如雁過寒潭,不留痕跡。 戰國時代,齊宣王勸隱士顏斶出仕,享受榮華富貴。顏斶婉拒了,他說他的生活是「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十分輕鬆愜意。《論語》言:「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不倚靠外在的人事物來充填自己空虛的心靈,才能以平常心看待順逆境界。然而,因果不昧,從因上著手,不愧對自己,然後放下一切得失及成敗,安住在不動心,這便是智慧及自在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