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26 期 |
|
本期主題:在細行中覺醒 |
經中說,佛的心是細中之細,菩薩心是粗中帶細,眾生心是粗中之粗。由於粗心,所以惱害他人而不自知,無形中結下許多惡緣,傷人害己,造成人生種種的不順遂。 《尚書》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時時刻刻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將心念安住在正念上,心自然清涼;言行威儀不失,自然杜絕惡緣、善緣增長,乃至成就利益他人的功德。 平凡中寓偉大,細微處見精神。在細行的培養中,覺性,將益加清明! |
護他道念,修自福德--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佛法中說,出家眾的行、住、坐、臥要具足三千威儀;除了威儀之外,還有八萬細行,在行為的細節上都要注意,等於儒家所說:「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如「男女授受不親」,佛法當中也有這些道理,異性之間授受物品,要將物品放在桌子上再拿取。因此,無論是儒家、佛法,都注重威儀。做到了威儀,我們的行住坐臥、一切動靜,都能夠得自在,也能養成完整的人格;而佛法不但要具足威儀,更要注重戒行、細行。 行正而后心正 我們不但打坐時要用功,行住坐臥也都要用功。行住坐臥怎麼用功呢?就是戒律上所謂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外也是修行、內也是修行,藉由規矩、戒律,磨鍊我們的心,使心在複雜的環境當中也定得下來,這樣就能夠「制心」。佛法有事有理,由外在的規範來定心、靜心,就稱為由外而內,就是事相上先做到,然後再清淨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所以說一切都要如法如儀。 孔子也說:「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外面要正,我們的心也要正。《大學》講得很清楚:「誠意正心」,心不正則意不誠,要想意誠,先要正心;心正了,意就會誠。戒律的目的,最後還是歸結於心法,因為眾生積習難改,必須在事相上慢慢地去規範,養成好的習慣,我們的心自然而然就能收攝。 例如,走路的時候,眼睛不能東張西望,可以看著前方的地面。看著地面的目的一方面是慈悲心,恐怕踩到了蟲子;二方面是專注,平時眼睛經常攀緣外境,成了習慣了,所以要把眼根收回來。走路的時候,不要有聲音,要輕聲緩步,不要像一般所說的「人還沒有到,聲音就到了」。吃飯、關門等動作都要輕,無論是在寮房或是禪堂,鞋子要擺整齊。什麼原因呢?因為人在哪裡,心就要在哪裡,我們這念心,經常都在定慧當中,任何事情都要清楚明白,這就是修。永嘉大師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無論是走路、吃飯、睡覺,我們這念心都在定慧當中,修行就成功了。 定心而后明心 八萬細行是怎麼來的呢?即三千威儀配以身口七支(殺、盜、淫、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以及貪瞋癡及等分四種煩惱,共成八萬四千細行,略稱為八萬細行。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表示戒是很微細的。用八萬四千個微細的行門,漏盡自己的煩惱,目的是在這裡。 一切舉動,都要小心謹慎,時時存著利益眾生的心。護他道念,修自福德。凡事替他人著想,就能增長福德;假使只為自己著想,就增長我慢。所以,修福德是從什麼地方修來的?是從大眾身上修來的。供養大眾不一定要拿很多錢去布施,時時刻刻為別人著想,就是福德。假使每個人都能如此,哪裡還有是非?哪裡還有煩惱?有這念為人著想的心,就是菩薩行,處處都沒有我相。 所以,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起心動念時,看一看有沒有過失?對別人有沒有好處?假使沒有好處,使他人生煩惱,就絕對不做。因此,修行就在平時。明白這個道理,處處都是道場;不明白這個道理,認為打坐才是道場,誦經才是道場,拜佛才是道場,就把修行看得太狹義了。 修行,就是要在微細的地方去修。微細的地方都能做到,我們的心念就能觀察入微,心就細了。凡夫的心是粗中之粗,菩薩的心是粗中之細,佛的心是細中之細。如何使我們的粗心變細?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觀照,用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來收心、攝心、練心,慢慢養成習慣了,心無旁騖,當下這念心就清淨了,當下這念心就定了,最後也能明心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