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20 期 |
|
本期主題:不景氣中的安心處方 |
佛法──心靈困頓的靈丹
文╱普因精舍護法會副會長 傳芳 還記得去年此時,世人仍沉浸在經濟將持續繁榮的氛圍中,但世事變化無常,經濟如骨牌效應,應聲而倒。面對這種情勢,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深怕下一個受影響的就是自己,於是,煩惱、恐懼、迷惘、壓力、痛苦應運而生,真如佛法所說──人生如苦海。在這不景氣的年代,煩惱更深、更廣了! 建立正見 煩惱自脫 回想當初之所以會到精舍學佛,是因為心中有著不少煩惱和擔憂,希望佛菩薩保佑、加持,讓我消災免難,遠離痛苦和煩惱。爾後,在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和精舍法師的教導下,不斷地薰修佛法,終於明白學佛的真諦,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知道一切事相皆緣起性空,更體悟到本具的佛性。有了這些正知正見,雖然生活中仍有煩惱與境界,但我已學會用佛法的正知正見來轉煩惱,突破逆境。 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堅信因果以後,學會坦然面對一切果報,不再怨天尤人,因為,解鈴還須繫鈴人,想要突破困境,自己就得在因上努力,絲毫偷懶不得。於是,告訴自己:在做人、做事、起心動念處,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對自己時刻檢討反省,對他人要寬恕慈愍,如此福德就會增長。果上生因,因上生果,一切都在良性的循環當中。 其次,了達一切事相皆是緣起性空,世間一切事物及心念都是生滅無常。於是,過去所在乎的,現在已不再在意,因為,以前所認定的煩惱,不斷被後面的煩惱給取代,正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既然如此,又有什麼好執著、計較呢?明白這層道理後,當遇到困難或起煩惱時,即用此道理思惟,許多困難再也不是困難,許多煩惱也即刻消除,讓我面對境界不再恐懼、不再煩惱。 銷歸自性 不隨境轉 最終,要體悟人人本具的佛性。在精舍透過禪修、聽經聞法及禪七的歷練,讓我深刻體會,萬事萬物都是這念心的作用;這念能起作用的心,就是覺性,就是佛性。 導師和法師們不斷地提醒我們,要時時在這念心上用功,不打妄想、不起執著,即做即了,時時銷歸自性。如此依教奉行,讓我不隨境界而轉,心不顛倒;讓我知道,即使外在變幻無常,但內在的佛性是常在的、是清明的,在這念心上用功,人生才是最富足的。有了這層體悟,不怕失去什麼,只怕失去覺察、覺照,而讓覺性不能顯了。 這些年來的佛法薰修,讓我學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人生的價值,學會用更大的心量來承擔境界。自己常想:假使沒有佛法的指引,是不是能一關捱過一關,還是個大問號。當初抱著求佛保佑的心態來學佛,如今明白因果的道理,知道要直下承擔,雖然學佛後一樣有境界,但已能坦然面對;知道緣起性空,所以不再執著而得自在;知道人人有本具的佛性,因而找到修行的入門處。現在的我,心靈是富足的,目標是明確的,面對這樣不景氣的年代,與其徬徨無依打妄想,不如換個心情,轉個彎,好好思惟佛法的道理;想通了,心靈的困頓自然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