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20 期 |
|
中台广传 |
中台禅寺九十八年度春季精进禅七解七茶会学员心得 文/编辑部 ![]() 政治大学会计学研究所教授、护法总会顾问╱传法 “感恩再感恩,忏悔再忏悔,努力再努力”是学佛十多年的自己打完禅七最大的心得。感恩 导师不辞辛劳的二次开示;感恩所有法师及居士的护持;特别感谢监香法师的提醒字语:“易驼背昏沉,可调整坐姿。”使自己觉性现前,减少昏沉。不论外境如何变化,都要先检讨反省自己,坚住正念、随顺觉性、任心自在,并于事上不断地渐修。所有的福报是大众给我们的,希望透过禅七因缘,每个人都对自己更具信心,回到岗位上努力再努力,因为有您的努力,整个社会将会愈来愈光明。 虎尾科技大学资管系教授、普田精舍护法会会长╱传宁 此次禅七让自己更清楚了解这念心。出了禅堂,如何运用这念心?举例来说,当学生的上课要专心、恭敬,有了妄想、昏沉,就要提醒自己,否则无法受益;当老师的要用心教育,提示学生如何用心。师生如是相辅相成地用心,共同迈向成佛之路。 实践大学会计系副教授、普贤精舍护法会副会长╱传功 ![]() 东华大学生态与环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普莲精舍护法会会长╱传琛 这是第七次打禅七,虽然十多年来没有开悟,但由于每次都得到法益,所以仍然坚持继续报名参加禅七。禅七前,一位好友因病往生,除体会到无常外,更惭愧的是,自己并未告诉他禅七的好处。禅七中, 导师及主七和尚不断地为大众开示,身为老师的我,应学习如此锲而不舍的精神。 彰化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普彰精舍护法会副会长╱传真 ![]() 台湾大学医疗机构管理研究所、大专青年禅学会总召集人╱传慧 以前禅七的经验让自己找到身心安顿之处,所以更要经常回山精进用功。聆听 导师及主七和尚的开示,令我深深了解到,要分分秒秒、时时刻刻检讨反省,才能找到真正安身立命的所在,否则真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境到临头没功夫”之憾。最后,勉励自己并与大众分享,如果可以好好了解到这念心,则“处处是禅堂,分秒是好香”! 大同大学大智佛学社社长、普圆精舍护法会执行秘书╱传玮 禅七如同检定考试,考核平日的用功程度,不及格的话,继续精进修福、持戒、听法、打七。静坐中体认到,如果住在腿痛上就会很痛,不住即不痛,因此,如果住在外境上,才会有悲伤与难过,只有体悟菩提、涅?,才可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感恩学校教授二年前的接引,使自己学佛与课业相辅相成。期望诸位教授们带动学生学佛,让佛学社在校园内活跃、发扬,让社会更美好!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医学系╱传昶 ![]() 普中精舍护法会副会长╱传筵 这次依随顺觉性的方法来用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刚开始时妄想很多,且患得患失。后来,体会到“有得有失”不是究竟,因为这念清净心是本具的,不是从外面得到的。在人生的导航系统上,什么才是最好的方向?禅七所开示的就是最好的方向,跟着这个方向走,真的是一步一脚印,步步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