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19 期 |
|
本期主題:當逆境來敲門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恁法師 逆境乃人生必經之事,然而,當逆境來臨時,多數人仍會感到痛苦與排斥。原因何在?即是跟如何看待逆境有關。「逆」,即是不順己意。心中對周遭的事物有好惡及取捨,當事情沒有朝自己所喜好的方向發展,就稱作逆境。若是用這樣的眼光看待逆境,則「逆境」自然等於「痛苦」的同義詞了。 逆境中看見光明 社會上盛行以AQ(逆境商數)來衡量一個人遭遇逆境時的智慧。AQ較低的人傾向以負面、悲觀的態度來面對挫折,不能提振心力來克服難關,容易產生怨天尤人或自暴自棄的情緒。在這樣的情緒下,不僅潛藏的才能無法發揮,也容易沉陷在逆境中,看不見自烏雲縫隙透出的陽光,人生的路將愈走愈狹窄。相反地,AQ較高的人明白成功及失敗不能以一時的際遇來論定,而能以正面、樂觀的態度肯定自己,並且思索對策,付諸行動。只要懷有不屈服的決心,因決心產生突破逆境的作為,必定能擺脫逆境的束縛,迎向光明的人生。 古今中外許多偉大的人物,都曾經有過坎坷的遭遇,卻能將痛苦昇華,以勇氣開創未來。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含冤接受宮刑,對當時的讀書人而言,這是寧死不生的奇恥大辱。司馬遷在這樣的遭遇下依然不屈不撓,奮筆疾書撰寫《史記》,以完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志業。《史記》為後世留下兩千多年的豐富史料,成為歷史及文學上的鉅作,都是因為司馬遷堅持理想,不向逆境低頭。 樂聖貝多芬從年輕時即發現聽力退化,至晚年完全耳聾。聽力是音樂家的第二生命,貝多芬承受了聽力喪失的打擊,卻沒有放棄自己,反而更加辛勤地創作。在他聽力急速衰退的時候,也正是創作九大交響曲的事業極盛期。人生並沒有「一敗塗地」的時候,所謂的「谷底」,便是攀向顛峰的起點,而危機則是嶄新契機的開端。 將困阻視為磨鍊 孔子言:「貧而無怨,難。」如何能身處橫逆而不怨不悲?以佛法的角度來看,一切境遇從因果中來。在遭逢挫折、苦痛時,應當思惟這是過去因加上現在緣,因緣會遇所產生的結果。除了甘心甘受之外,更應積極地轉化逆境為增上緣,讓逆境成為幫助自己向上提升、超越過去的助緣。 在一帆風順的環境中,容易增長驕慢及懈怠、放逸之心,並因隨順習氣而造作身口意三業,更增苦報。困難險阻則能令我們腳踏實地,磨鍊心志,不但能藉此降伏煩惱習氣,也能消除業障,增長福報。虛雲老和尚為了報答母恩,徒步朝禮五台山,途中歷經種種磨難,倍嘗艱辛,卻能時時心生歡喜,他曾說:「每每藉境驗心,愈辛苦處,愈覺心安。」並舉古德所言:「消得一分習氣,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煩惱,便證少分菩提。」勉勵自己勇往直前。蕅益大師亦言:「佛祖聖賢未有不以逸境為大鑪者。佛四聖諦,苦諦居初,又稱八苦為八師。」由此可知,患難及橫逆是淬鍊修行人的洪爐。 佛法中說,沒有天生的彌勒、自然的釋迦,為了成就道業,修行人必須在挫折的考驗中調伏自心,一點一滴消除累劫以來的煩惱塵垢,如同河床上的石頭,在急流的沖激下,才能磨去銳利的稜角,變得光滑圓潤。 變動中如如不動 佛法是究竟明達的智慧。從無上乘的觀點而言,人生一切順逆境界都是因緣和合,短暫出現的假相。諸法本空,苦樂、違順等境界,都是自己心念的分別。心中若對外境的變化保持一個能知之心,不加以取捨,不因一時的境遇而妄生憂喜,則能在變動中如如不動,萬物靜觀皆自得。四祖道信大師言:「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陶淵明自述:「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外界是喧囂還是寧靜,是順境抑或逆境,完全取決於自心。若能體認萬法因緣假合、無常變遷的真相,知足常樂,隨緣盡份而不貪求非份之物,就能坦然面對逆境,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心境能夠不隨外境起伏,才能在困難挫折中生出清明的智慧,在看似阻礙重重的環境中找到新生的道路,這便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