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中台廣傳








中台禪寺九十八年度
傳授三皈五戒暨八關齋戒法會

文/編輯部



  《大智度論》云:「若人求大善利,當堅持戒,如惜重寶,如護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

新年度廣植淨因

  為弘傳毘尼,本寺自九十四年以來,每年皆舉辦三皈五戒暨八關齋戒法會,令在家居士受持淨戒,獲大善利。今年度法會於一月三日至四日舉辦,護法善信共聚一堂,受戒、持戒、聆聽開示,以清淨功德展開新的一年。

  一月三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假普台國民中小學體育館舉辦八關齋戒法會,戒子一心誠敬,恭請得戒和尚 覺大和尚入壇,在香花迎請三寶、懺悔、秉宣三皈之後, 得戒和尚即為戒子宣說八戒,令戒子能善識戒相,依戒而行。戒壇中,「能持!」音聲響徹普台體育館,充份展現堅定的求戒精神。此次戒會亦開放護戒居士受戒,共有近四千名戒子發心受持八關齋戒。

  正授圓滿後,緊接著展開一日一夜的共修行程,包含佛前大供、過堂、講戒,以及早課、懺磨、靜坐等佛事,令戒子能依循規矩,軌範身心,懺悔業障,遠離惡因,清淨三業,以成就超凡入聖之正因。

戒定慧三學圓明

八關齋戒正授大典,戒子一心誠敬地懺悔、發願,並聆聽 得戒和尚宣說戒相。
 
 
為助益戒子了解戒律之精神與意義,恭請住持和尚講戒。
  八關齋戒乃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暫時出家之學處。受戒者須一日一夜離開家庭,赴僧團居住,學習出家眾之生活。《優婆塞戒經•八戒齋品》云:「善男子!若能如是清淨皈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餘一切罪悉皆消滅。」然則受戒容易,持戒難。為助益戒子了解戒律中之究竟與方便,進而如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利益,恭請本寺住持見燈和尚為講戒和尚,為戒子宣講戒法,深入淺出地開示七戒一齋法、戒律之精神與意義。

  住持和尚開宗明義提示八關齋戒的意義。八關齋戒,是透過八個戒法去除身口意三業的不清淨,關閉生死流轉之門,達到菩提、涅槃。住持和尚讚歎眾戒子在新年度開始的關鍵時刻,做了最關鍵的決定和作為──受持八關齋戒。不同於一般人到廟裡搶頭香,大眾受持八關齋是戒香、定香、慧香,乃至於更精進努力,則是五分法身香,是一種智慧的光明,這才是真正的頭香。香是「清淨」之意,聞到香味,心就感到清明。世間的香有燃盡之時,但戒香、定香、慧香是功德、智慧之香,無有窮盡。這念心清淨了,本具自性的種種功德妙用即能現前。就像香點燃之後,綿綿密密,沒有夾雜,沒有間斷,盡虛空、遍法界,這才是真功德。

  升欲界天,必須修十善業,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就涵蓋了十善業的功德。進一步,建立了正確的知見,心當中沒有煩惱,身口意三業清淨,就能與菩提、涅槃相應,超越天人的勝福,得到真正的解脫。修行學佛的目的,就是契悟菩提、涅槃,因地上則必須透過廣積福慧資糧來成就。一日一夜的精進,功不唐捐,若要進一步向上提升,必須在因地上努力,時時刻刻持續地精進用功,最終銷歸自性。

依戒律清淨三業


  四日上午九時,恭請 得戒和尚圓滿開示。 得戒和尚首先為大眾開示受持八關齋戒的殊勝果報,並勉勵戒子以此功德回向無上菩提,令功德增勝,除得證聲聞果、菩薩果,更能獲出世解脫之無上道,成就佛果。戒是佛法的根本,經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由於心當中有煩惱、有貪瞋癡三毒,為了對治煩惱,必須修戒、定、慧三學。戒、定、慧三學是藥,藥能治病。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是如來為在家居士開的方便,持戒清淨,身口意三業就能清淨,就有無量的福報和功德。

  戒有大乘戒、小乘戒。神秀大師開示:「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屬於漸修法門,是從法門上來講,做到了也有無量的功德福報。六祖大師則云:「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屬於頓悟法門,是在心地上講。會歸心地,是無上法門,所以說「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六祖大師開門見山的開示,大眾要善自體悟。

  大眾受持八關齋戒,在戒條、戒相、戒行上,要依八戒的道理來檢討、反省。八戒就是一把尺,用來衡量自己做到了沒有?做到了,功德就成就了。最後, 得戒和尚祝願諸戒子得清淨戒,得廣大戒,得無上菩提戒!
菩薩行淨化世界

  上午九時四十分, 得戒和尚慈悲正授三皈五戒,共有近千人皈依三寶,並有六百餘人求受五戒。 得戒和尚開示,戒是生善滅惡之根基,入聖超凡之種子。修行欲成就佛道,必須以五戒為根本。大眾當知五戒之勝妙,如法護持,如人護眼,勿令毀犯。十時二十分,八關齋戒法會於三皈五戒正授儀式結束後功德圓滿,戒子們以此嚴淨功德回向國泰民安,世界和平,法界有情咸霑法益。

  《無量壽經》云:「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近四千位戒子雲集中台,經過一日一夜的受持學習,回到自己的崗位後,將依此原則努力,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進而影響家庭、學校及公司。在變動不安的年代,這股清淨的力量,將如一盞明燈,引導大眾走向光明,讓社會更趨安定、祥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