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本期主題:懂得欣賞,讓人生更美







 

離瞋嫉則安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璐法師


  嘗讀《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參五十三位善知識,當中別有一段奇事:唐大曆年間,比丘法照於己缽中屢見異象,故而參詣五台,至大聖竹林寺內見文殊菩薩在西,普賢菩薩在東,旁環有萬餘菩薩。法照請問成佛之道,文殊菩薩說偈:「汝等欲求解脫者,應當先除我慢心,嫉妒名利及慳貪,去卻如斯不善意。」普賢菩薩亦說偈云:「忍辱即是菩提因,無瞋必招端正報;一切眾見皆歡喜,即發無上菩提心。」

  心中感慨萬千,不禁掩卷而思!

瞋嫉之障 諸惡淵藪

  一切諸佛如來無上菩提,皆須以大悲心為體,予眾生樂、拔六趣苦;然障悲心最重者,莫過乎「瞋嫉」!嫉、恚、癡為意中三毒,瞋嫉若起,只消一念,即生諸障──不見菩提障、不聞正法障、生不淨國障……等百千種障礙,故而經云:「菩薩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瞋。」瞋嫉之念實為諸惡之源、惡中之惡。

  日常中舉目所見諸事,形色萬端;佛性雖一,因所造業行迥異而果報之相必然懸殊,或富或貧、或塞或通,凡人但見「果」不明「因」,便容易迷失其中,妄生分別。一有分別,勝人則慢,不如即瞋,日夜六時都是在這樣的心念輪迴中煎熬受苦。惡念熏習久成習慣,善心難發、怖心難生。

  今既學佛修行,應當理將俗反。《華嚴經•淨行品》文殊菩薩為智首菩薩說「百四十願行」,以此淨化身口意三業,從生活的所見所聞中,發起利他的願心,自然而然能轉化嫉恨排他的狹小心量。

心繫利他 依善化惡

  若見無情諸物,以無礙大悲之心,願諸有情悉得安穩。如「見趣高路,當願眾生,昇無上道,超出三界。」「見道揚塵,當願眾生,永離塵穢,畢竟清淨。」「見樹茂葉,當願眾生,以道自蔭,入禪三昧。」樹林、高山、流水、池、泉、橋、田等自然風光,都可讓自己的心生慈憫,繫念眾生。

  與人相會之時,則需應時和機,導念於正向、光明之處。見沙門,願調伏煩惱;見仙人,願得解脫;見軍人冑甲,便願著法鎧,一切無畏;見帝王,願為法王;見王子則願為佛子。

  不論嚴飾華麗、樸素無華、歡樂強健、醜陋憂苦、知恩圖報、背恩棄義等人,都是我們自我反省、立願的「素材」。著眼點不再是「他」和「我」的比較,而是終成佛道的考量。

  當自己誠實地面對煩惱、踏實地實踐教法,便能體會佛道無上的可貴與忍心不動的艱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進而能同理眾生顛躓於成佛大道上的辛苦;若見其前進一分,彷若自己有成,心生歡喜;若見其退後裹足,亦有如面對失去信心的自我,想方設法勸誘前行。

  「煩惱即菩提」,至理名言須至心篤行,瞋嫉與隨喜都是心念的作用,掌握了它的方向,不愁作主心安與己無份!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