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11 期 |
|
本期主題:學習承擔 |
一念之間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獲法師 「承」有接受、奉持之意,也有負責的意涵。「負」,則有背向、遺棄的意思。「擔」,如果以名詞而論,則為責任之意;如果以動詞定義,則為擔負。不論是責任或是擔負,當它出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選擇「承」,還是選擇「負」?這是耐人尋味而又經常發生的情形。然而,不管作何抉擇,既定的責任、既定的擔負還是不動如山地在自己面前。 以前有一位老婆婆,不論晴天、雨天都在哭。有位好心人問她原因,老婆婆回答:「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賣鞋的,小女兒嫁給賣傘的。晴天時,我就想到賣傘的小女兒生意一定不好;雨天時,又想到大女兒的鞋子一定賣不出去,所以愈想愈傷心。」好心人聽了老婆婆的話,靈機一動,告訴她說:「老婆婆,您就別再難過了!今後您應該這麼想:晴天時,大女兒的鞋一定賣得很好;雨天時,小女兒的傘一定賣得很多。」老婆婆果真心念一轉,不論晴天或雨天,每天都笑咪咪的,不再煩惱了。 面對同樣的事情,不同的心念能產生不同的果報。同樣的道理,面對不可逃避的責任時,選擇「承擔」,或是將它視為「負擔」,也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如果選擇「負擔」時,果報就是負面的,過程更是苦不堪言。因為,當產生負向心念時,做任何事都覺得力不從心,他人看到自己的態度,也會退避三舍,這時更會覺得處處不順遂。反之,轉個念頭,選擇直下承擔,就能發出一股勇猛精進力,身旁的人也會有所感應,共同發心,事情便能順利完成。 因此,面對既定的責任,或許會感受到壓力,但也可以將它視為成長與提升的因緣,壓力頓時就變成了願力。與其將之視為負擔而倍感痛苦,不如選擇直接接受,直下承擔,「責任」將會是自我提升的增上助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