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10 期 |
|
本期主題:善方便 |
瓜熟蒂自落
進入中台禪寺建築大門,最先歡迎我們的是彌勒菩薩。菩薩笑得開心,眾生皆大歡喜,這是浩瀚佛藏世界帶給來山遊客的最初印象。「中台禪寺廣無邊,箇中玄妙說不完」,說頓、說漸,豈止八萬四千法門?想不到開門見山的一法,竟是菩薩的微笑!這一抹微笑,不僅是方便法門的極至,更是入世的關懷及慈悲;這一抹微笑,終讓形而上的法幢高義,親切地流布俗世。不禁讓人想起《法華經》大開大闔的序幕,也是從〈方便品〉展開。佛陀開權顯實,示現一切世、出世間的善巧方便,皆為成就眾生入佛知見。但這究竟了義的佛法,為什麼還需要這麼多的方便? 悲智雙運 應機調熟 佛陀昔日初演華嚴,二乘如癡如聾,說明了佛法再好,若眾生根機、福德不夠,仍要當面錯過。面對不同根器的眾生,佛陀用的正是調熟眾生的善方便,想想,若無佛陀耐心引流入海之功,三根眾生又豈能同嘗法華盛會的純圓獨妙?是以天台宗以牛奶五味來譬喻調熟眾生的過程,從生乳到乳酪,從生酥轉熟酥,最後提煉出醍醐之味。過程中,或煎或烤,或大火或小火,冷熱調適,過與不及皆恐失機,故知位次、識通塞、對治助開……此十乘觀法所明的,就是度眾的智慧。 諸佛為無上醫王,用心良苦,針對不同因緣,開展出不同的方便教化,如佛陀時代是見佛得度的根機,只要「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自著」數句,即能開悟證果,一切水到渠成,不度自度,這就是生生世世累積的調熟之功。 善方便是慈悲,調熟眾生是智慧。接引眾生要能悲智雙運,一切的方便法門實不離調熟眾生之目的。佛菩薩成就眾生,用的就是「四悉檀」的法藥。四悉檀就是視眾生不同的根器狀況,分別應機說法。例如,對初機者說善巧俗諦,歡喜令入;對入門者說修善積福;為根器漸熟者說破執除惡;令根熟者契入無上深義。這一層層的方便教化之理,正是循著調熟眾生根器的過程來開演。 悉檀法藥 廣行方便 四悉檀中,「世界悉檀」是裹著法藥的第一層糖衣。所謂「良藥苦口」,若無善緣,初機眾生豈肯信服?眾生不肯服藥,再好的法藥也是枉然。因此,必須「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廣開各種俗諦方便,廣結善緣,才能進竟化導之功。末法時代,隨著知識水準的提升,所知障也相形高聳,我慢山高,法水難入,故世界悉檀的善用益顯重要,如「法輪未轉,食輪先轉」,藉六塵因緣引度眾生,即是世界悉檀的體現。然而,要運用這些世間法的權巧方便,靠的須是用心及正念,方能不流於俗弊,也才能真正敲開眾生的心扉。 眾生好不容易與佛法結緣,進而需鼓勵其修習善法,累積福慧資糧;倘若初機入門,就要教其破執除惱,必定難以消受。但是這勸修的過程,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啟發、更多的善巧方便,故「為人悉檀」就是第二道補藥,端視每個人不同的體質來調養,漸次開發大眾的善根,例如,從美工布置,到挑菜洗涮;從發心齋點供眾,到負責環保拖地;從照客菩薩到親子班的義工媽媽……諸多方便,無一不是成就佛事。點滴福德,功不唐捐。 然而初學之人,道心進進退退,外緣諸多牽絆,有漏的修行就像燒不開的水,加溫談何容易?為了護念大眾,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創造各種因緣,只希望四眾弟子們多發心,多累積福慧,以便堪受大法。 導師的用心良苦,辛苦劬勞,我們怎能不感懷於心? 是以,有了足夠的福報善緣,我們才能忍心忍性,進一步來破偏除塞,轉變習氣,對治煩惱,這也是落實佛法的重要步驟。故第三層「對治悉檀」的排毒法藥,就是要對症下藥。當學佛一段時間之後,有了正確的知見、自省的能力及面對自己問題的勇氣和願力後,就應該進一步學習覺照,提升這念心的作主力量,來破除執著、轉化煩惱,從實踐中真正得受法益。 佛經上許多對治法門,如止觀、懺悔、轉念等方法,都可使我們知所對治,其中權巧,若急若緩,若頓若漸,皆需智慧拿捏,此時更需要善知識的啟發指導,才能切中要的,不假摸索之勞。 瓜熟蒂落 導歸一乘 最後,當知前三種藥皆是方便,真正的目的還是要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不執善、惡兩邊,安住中道,得佛法真益,這就是「第一義悉檀」,猶如經過補藥、瀉藥的調理之後,予以十全大補。這一路的方便接引,只為成就棒喝頓悟的剎那,醞釀揚眉瞬目的機鋒,所以能當下道一句轉語,勝過神通變化無數。「只貴汝知見,不貴汝行履」,只有具眼的大善知識,才識得其中奧妙,能夠巧施種種手段,成就發悟的破繭而出,或在恁不思議處,妙拈出標月之指。故大善知識住世,是眾生最大的福報,歷劫難逢,豈能不自珍惜? 從靈泉到中台, 導師一路上開權顯實,對轉兼具,不斷地創造各種因緣來活用四悉檀法藥,無非就是為了調熟三根,使四眾弟子皆能同嘗法華妙味!若無 導師開顯菩薩行履的種種方便,我們如何洞見自己器量的褊狹?如何能對修行有一完整而清楚的輪廓?又如何能在動靜當中,體會禪宗法門的殊勝?明明白白的這念心,尚且要巧用現代語言,以使大眾明白不思議的中道實相心法。 眾生無邊, 導師開出的中台一法亦無邊,因為有無邊的心量,就有無邊的善巧方便。「弘法辦道曹溪夢,花開結子在中台」,且讓我們用瓜熟蒂落的遍地豐美,來莊嚴中台的佛國,來報答 導師不捨你我的深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