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本期主題:善方便







  出世法中,運用種種善巧方便接引各類根機大眾入佛法門,得佛受用。世間法中的人際交往亦不離方便,方能建立互信、互重、互容,進退得宜的圓滿人際網路。

  然而,開設方便若失智慧,則易產生流弊。如何「善開」方便?是一門重要的學問。本期主題將闡示如何本著慈悲與智慧,以善方便,達到隨順眾生根機建立緣起、同入清淨佛智的最終要旨。



善開方便門--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安住大乘心,善開方便門」是修行的總則、根本大綱。

  「大乘心」,就是每個人的覺性,師父說法、大眾聽法的這念心就是。這念心能聽、能知、能覺、能見聞覺知,這是人人都有的。當下這念心能夠清楚明白,時時刻刻作主,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只做善事,不做壞事,做了善事也不執著,始終安住在覺性上面,這念覺性就是智慧心。佛經上稱這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的心為「智慧佛」,稱如如不動的這念心為「如如佛」。如如佛就是定,智慧佛就是慧,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就是大乘心。修行即是要悟到實相大乘心,沒有悟到實相,心就無法安住。

善解方便 應機施教

  然而,大乘心是自身修證的事情;要度眾生,就必須善開方便門,方能自利利他。什麼叫作「方便門」?譬如,佛法中的三十七助道品、誦經、持咒、禮懺、念佛……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方便。雖是方便,卻都能夠幫助我們達到究竟,到達寶所。因此,弘揚佛法要善開方便。開了方便,自己不要執著方便。這是什麼原因?古德說:「只為凡立,不為聖立」,一切方便法門,是為凡夫立的,不是為聖者立的。因為凡夫的妄想、執著很多,所以用這些方便法門來降伏煩惱,煩惱降伏了才能得到解脫。不但是佛法要有方便,就是我們做人做事也要有方便;有了這些方便,才不會使他人起煩惱,也才不會障礙自己要完成的目標。

  以前有一個老和尚出去行腳,看到山谷裡有一道紅光。老和尚想,這山谷裡面不是有妖怪就是有修行人,要不然就是有寶物。他進去一看,原來是一位老太太在山中修行,老和尚就問:「這位老菩薩,你在這裡修行多久了?」「有二十年了。」「二十多年的修行都用什麼法門啊?」老太太說:「我念六字大明咒。」專注一心持咒,產生定力,所以會放光。老和尚再問:「這六字大明咒,你是怎麼念的?」老太太回答:「唵嘛呢叭咪『牛』。」老和尚一聽,心想:這前五個字都沒有念錯,唯獨最後一個字念錯了,這個「牛」字旁邊有一個口,應該念「吽,ㄏㄨㄥˋ」,她念成了「牛」。

  老和尚一聽就說:「哎呀!老菩薩,你念錯了。應該是唵嘛呢叭咪『吽』才對。」老太太一聽,非常懊惱,心想:「啊!糟糕了!二十多年的修行都白費了。」老和尚講完就走了,到了山頭再回頭一看,山谷的紅光沒有了,只有一團黑氣。

  老和尚知道老太太心生憂愁、起了煩惱,於是趕快去解釋,用的就是方便妄語。當他再見到這位老太太,就講:「剛才我是考驗你對這個法門有沒有信心、有沒有道心?其實,唵嘛呢叭咪『牛』才是對的。」老太太一聽,非常高興地說:「師父,您真會捉弄人。」又開始念「唵嘛呢叭咪『牛』」。老和尚這次走到山頭一看,山谷裡面又放光了。因為老太太對這個法門又有了信心,念到相應了,產生定力,所以又會放光。老和尚用的是一種方便妄語,如果他不用方便妄語,可能這位老太太就退失道心、退失菩提心了。

方便多門 歸元無二

  古人說:「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種種方便,都是為了對治我們這一念心。但是方便開多了也不行,因此古德云:「慈悲生禍害,方便多下流。」由於眾生的根機及時節因緣不同,不得不開方便;而開方便要隨順因緣,要「善開」,應該開的要開,不該開的就不能開,這樣就能使佛法住世,讓上根、中根及下根,都能隨機受教,此即是善開方便門。

  佛法的方便法門屬於前方便,度眾生要有方便,修行也要有方便。如,禪修打坐,假使沒有禪堂、沒有關房,怎麼打坐?怎麼閉關?如果衣食住行都沒有依靠、都不安定,怎麼修行呢?這些就是方便。以法門來說,念佛是方便、持咒是方便、誦經是方便、聽經也是方便。

  有了這些前方便,還要更上一層樓。例如:心當中很煩惱、很無明,心煩意躁,趕快誦一部《金剛經》。一誦經,心就平靜下來了,誦經的目的就是在找回這一念清淨心。念佛也是一樣,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目的是要「念而無念」,最後歸於無念。

  所謂「惺惺寂寂是」,不論是打坐、走路、做人做事……,這念心就是要清清楚楚,就是要能夠作主,不隨便攀緣,寂然不動,就是禪定。無論念佛、誦經、持咒、持戒……都要達到這個境界,所以萬法歸一,殊途同歸。歸到什麼地方?不是歸到未來,而是回歸到清清楚楚、寂然不動的這一念心上。這就是無為法,是最高的佛法,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修行不能離開有為法,也不能執著無為法;離開有為法就落空,執著無為法,無為法就變成有為法。

  《六祖壇經》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大乘心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也就是佛性。這念心人人都有,安住在這念大乘心上,加以保任,就能夠圓成佛道。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乃至於無量的神通妙用都在大乘心當中。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無二路」就是安住大乘心,大乘心是修行的最高目標。希望大家在修行的路上能不斷精進,「照破一切執著,到達般若彼岸」,達到大乘心的最高境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