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07 期 |
|
本期主題:創造雙贏人生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自己不計較的個性應該算心量大吧!」以前當學生的我總這麼認為。自己的脾氣真的好嗎?心量真的大嗎?常常都是「自己以為」,其實那是因為還沒有遇到境界! 在工作崗位上,不同於學生時代無利益衝突,無明顯階級角色的劃分,總覺得同事常拿著個人的尺衡量彼此。當時,不能適應別人在我眼裡看來「處事過於圓融」的態度,或是想法和習慣與自己不同,而自己卻忘記了自己也正拿著一把「自己以為」的尺,處處衡量別人──著於境而住於心,把順境中的我當成了自己。這大概就跟蘇東坡「一屁打過江」的公案一樣吧!聽這個公案的時候,從來不會想到原來公案裡的主角就是自己,而這個戲碼,每天不定時、不定點地上演。果然是人生如戲,念念生死輪迴! 禪修班課堂上,法師曾教授慈悲觀,我們從中學習到如何將功德隨喜遍及所念之人,並了解:生活上,應常用人人本具佛性及因果法則、緣起性空的道理思惟,妥善處理眼前的順、逆境。我心想:既然能以慈悲心對待小小的生物,何況是比小動物大了千萬倍的人呢?由於這樣的思惟和練習,慢慢發現每一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之處,都有值得感謝的地方。練習將「隨喜」變成習慣,自己才漸漸體會到在「念念皆發慈悲心,隨喜讚歎他人」這個道理上,能「知」的可貴和「行」的困難。順境時,粗心的自己常常忘記感恩、隨喜、讚歎;逆境時,又把別人的缺點放大,心量縮小了。 牛頓曾說:「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幾天前,聽到師兄的女兒謙虛地說道「自己現有的不過是身旁眾人所成就的」──我想,就是像這樣廣大的胸襟及慈悲心的薰陶,才能於一切有為法中敞開隨喜讚歎的心量,才能讓隨喜的心念如同數息時的專注和綿密,終發現:「走了千萬路,不如用心腳下踏一步」──善用這念心的可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