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寅法師
昔日,憍陳那尊者因悟客塵二字成就道果,《楞嚴經》中有一段尊者的精彩證述:
「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
不住為客,住名主人。動之無常,不動恆常,理上昭然。
主者,無始之本體也;客者,幻緣之假住也。
想我等愚迷眾生,粗心不覺細行,淨境難緣。
欲心常動,心實攸往,逐流客塵,遷寓他鄉而不思蜀。
故今欲辨明主客,與其顯體,實不如舉妄。
離妄即真,觀行如是;能離於境,即為不動,故曰作主!
更云,如何是生命中的妄塵遷客?
長久以來,生命架構在虛擬的感覺當中,
無數個念頭遷流,宛若飛瀑,久看竟恍然,若靜畫一幅。
對境生執,人在畫中,畫作人。
且於夢中再入戲。
身心假緣於大千,癡住三界火宅間。
黃梁曲散還相思,六友更邀林下邊。
百花叢裡醉花香,化蝶舞詠八風遠。
客寓娑婆樂何如?怎思憶我,原是山河大地一化主!
不覺一念生三細,念念遷流境成迷;念念無常,苦相戲。
害得我,愚癡若此;逐紅顏,走天涯,虎落平陽遭犬欺。
大風起兮,今朝晚鐘更戚戚;浪子孤商我,怎生還鄉井?
噫,覺來歸去!覺來,歸去!
昨日戲袍今衲衣,我於娑婆再尋覓。
昔日良朋今是賊,苦對鏡塵妝彩衣。
原是君王不早朝,枉信孽臣太平調,
民間疾苦知幾何,待我夜奔城門去。
必也問曰,云何作主?
念念既能流生死,念念亦能耀法身。
人在曹營心思漢,漢賊原是一家親。
今朝娑婆觀苦趣,明日娑婆親故居。
不管我佛與魔俱,離受即是真菩提。
然,怎生個離?
一個覺照,不隨境去,娃今作主矣。
更作不了主,可奈何?
心旌動搖無定力,且從荒草堆裡擲牛去。
除草防賊馴水牯,意不生惱太平歟。
忍得風起雲湧時,等它波瀾碎漣漪。
六塵紛落鏡影中,瞬幻美妍酬知己。
煩惱轉一滴,證量取一滴。
點滴即成片,妙此莊嚴境。
切莫輕此點滴功,穿石之水源於此,移山填海由此去。
悟得此理,雖客寓娑婆,斯土即故里。
滄浪裡歸來,抖落一身風塵埃。
《圓覺經》曰:「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客塵既滅,當得作主。
此是後話。
勿道作主太容易,客寓娑婆當有趣。
此為三界最莊嚴,說之簡單行時難。
芒煙難覺風動境,古去修來幾人還?
風火賊窟直逼迫,今不作主枉自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