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善的循環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毓法師
同理心──應機示導
佛陀時代,有一個人相貌長得很醜陋,名叫醜鬼。醜鬼的父親是一位大富長者,為了害怕影響自己的名譽,便忍痛把醜鬼送到深山裡。到了深山,連飛禽走獸都不願意接近醜鬼,令他非常難過。佛陀觀察醜鬼的得度因緣已經成熟,便率領一群比丘來到深山,醜鬼見到佛陀與比丘們相好莊嚴,自慚形穢地遠遠避開了。這時,佛陀便化身為一位比醜鬼更加醜陋的比丘。醜鬼看見居然有人比自己更醜陋,心中不免稍感安慰,於是與這位比丘做了朋友。
有一天,醜比丘在林中打坐,入定之時,相貌竟愈來愈莊嚴。醜鬼看到這個景象,十分好奇,於是向醜比丘請教。醜比丘回答:「每次禪坐修定時,我就觀想佛陀及比丘的相好圓滿,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使我的相貌變得好看起來。」醜鬼聽了,便立即效法,也在靜坐時觀想佛陀的相好及比丘們的威儀,結果,相貌真的變得愈來愈莊嚴!後來醜鬼終於發現,這位醜比丘原來是佛陀所變現的,於是便隨佛出家修行,不久即證得道果。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佛陀行四攝法中的「同事攝」,先讓醜鬼放下自卑的心態,進一步再以身說法,只要肯在因地上努力,終能改變醜陋的業報。
結善緣──適時援助
普賢十大願中的「恆順眾生」,就是眾生歡喜,諸佛歡喜。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恆順眾生」之意即是恆常隨順、攝受一切眾生。菩薩度眾,必須先跟眾生結善緣,如果沒有恆順,就不容易化導眾生;進一步,要視眾生的根性,利用種種善巧方便接引眾生入門,使其轉凡成聖,由迷入悟。
「恆順眾生」離不開日常生活,不論是家庭、公司、社會,都可以運用這個道理。在家庭中,想要教育孩子,只有口頭上的指導是不夠的,如果老是對孩子說:「你這樣不對!」「你那樣不行!」……等負面的言詞,或是讓孩子壓抑心中的想法,而一味地施予自認為最好的方法,最後甚至會得到反效果或副作用。當孩子做錯事時,必須花時間去了解孩子做這些事的原因,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並給予正確的引導。也不要怕孩子跌倒,處處保護,應讓孩子學習規劃自己的人生,只要讓他知道父母永遠在背後支持他,當他遇到挫折時,父母就像是朋友一樣,會適切地伸出援手,給予鼓勵和幫助。
恆順──善開方便門
要清楚的一點是:恆順並不是放縱!社會上「卡奴」的形成原因,有許多是家長放縱孩子的五欲需求,單方面地滿足孩子的欲望、隨順他的喜好,而不加以管教,誤以為這樣是對他好、恆順他。事實上,真正的恆順,是必須以智慧善加觀察、詳加分辨的。社會問題的來源,多半來自於家庭教育,如何真正落實以智慧來恆順眾生,實是一門值得學習的課程。
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離不開恆順眾生。所謂「安住大乘心,善開方便門」,想要幫助別人提升,也必須運用恆順眾生的道理。這念心要保持清楚明白,作主不動,以智慧觀察每個時節因緣,所開的種種方便才不會有負作用,如此也才能真正究竟利益眾生,也才稱得上是恆順眾生。智慧地恆順眾生,才能使家庭和樂、社會安定、諸佛歡喜,才能啟動善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