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中台公案




 

迢迢弘法路 常游无疲厌


  “迢迢弘法路,常游无疲厌。”看到和尚日夜奔波,弟子们请 和尚稍作休息,他老人家总是说:“这是我该做的。”

  刚开始的中台,只有一座简陋的厂房和一排的宿舍,没有树木,地处偏僻,放眼望去,尽是黄沙尘土。大众从满眼绿意、流水淙淙的灵泉寺,迁到炎热、漫天尘土的中台,开始建设此一佛国净土。建设过程中,山上的法会仍频繁的举办, 和尚更是南北奔波亲自主法。在法会职事分配中,一位法师几乎在每场法会中担任香灯的职事,香灯是佛菩萨的侍者,能够领这个执事,原本感到无上的福报与欢喜。但是法会一场接一场,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是在法会现场,体力上开始感觉无法负荷。

  终于,可以回山休息了,正当这位法师满心愉悦的撤场,准备打道回府,法务监院却临时通知, 和尚指示:下一场在苗栗的法会,总香灯及总布置由这位法师担任,要他不要撤场了,赶紧去收拾收拾,准备出发。无常就这么样地到来。本以为可以休息了,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这位法师的疲厌感比平时更加强烈。

  乍然听到这个消息,一时无法接受,就向法务监院请辞,希望能改派别人去负责法会。监院法师也很为难地表示:是刚刚法会结束之后, 和尚亲自下的口谕。如果有困难,希望这位法师能亲自向 和尚反应。

  法师心想自己平时的发心和努力,总觉得不够尽力,面对 和尚时总有一份心虚及惭愧。现在,为了要推辞法会执事,去见和尚?实在不愿意。但是,又觉得自己的体力负担已达极限,实在需要调身调心,只好硬着头皮,向 和尚报告。前往和尚休息室的途中,心情忐忑不安,不知 和尚会如何回应:也许会为了自己不愿意发心而皱眉?也许笑笑说:那就换人好......?就在胡乱猜测中,来到 和尚座前。

  向 和尚陈述之所以不能发心承担的过程, 和尚专注地听着。良久, 老和尚开口说道:“办法会,是一种度众的方便,也是广结善缘、累积修行资粮最快速的方法。要想修行有成就,总是要有资粮才可以。还要有愿心,要发大愿心。愿心、愿力,有愿才会有力量,愿力够大,就不会感觉得疲惫。修善法就是要能做到‘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要用我们的愿力来转四大,真正发了大愿,身体不会累。法会当然可以换人,但是师父希望你们能够直下承担来发心。”

  望着 和尚慈悲祥和的面容,这位法师心想,是啊! 和尚不是一直用身教在告诉弟子们这样的道理吗?不过短短的一个月,自己就觉得累、觉得委屈、需要休息。但是,这样的生活是自己的特例,对于 和尚,却是常态。长久以来, 和尚为了度众席不暇暖,从来也没说过要歇一歇、要调身调心。自己在法会与法会间的空档,其实还有一点时间可以休息的。 和尚却是一个行程接着一个行程,马不停蹄, 和尚比自己更有资格喊累的,但是 和尚从来没有过。

  怀着深深地惭愧,红着眼眶,向 和尚用力地点头,顶礼三拜,准备告假。 和尚又慈悲地叮咛:要多发愿,发长远心。这位法师猛然想起,这是自己求出家时, 和尚对自己的提醒。此时只能向 和尚深深一问讯,来表达自己满心的感恩。

  就这样,在 老和尚大悲愿的带领下,四众弟子努力发心。中台,一点一滴地盖起来了。古人十年寒窗,只为了有朝一日高中金榜,显扬父母于天下; 老和尚十年辛劳,只为了弘扬佛法,广度众生,让真正想修行的人,有一个可以安心办道的地方。中台,这个庄严的净土,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大众的功德、大众的血汗。是因 老和尚的大悲愿而有的缘起,是集大众愿力所成的清净世界。



南无佛陀耶,深心愍有情;悲愿碎金体,流光照大千。
为令佛法得流布,为令众生得依怙,处处分身,以度有缘。
至心秉承如来遗命,广建道场,安僧度众,传续心灯,
将佛法落实于日用之间,口而诵、心而惟,身而行──信解行证的誓愿中。
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以上报四重深恩,下济三途迷苦。
谨以香、花、灯、果、清净三业,护法护教。
舍身受身,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普度众生,专申供养。
伏祈垂慈──
以万德庄严之法身,破昏衢垢结于无形。觉性开显,大放光明,心法广播,
落地生根,令海会大众福慧圆满,不退菩提。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