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兩年多,回顧沒出家前,十幾年的學佛歷程,恍如夢一場;師專、大學、研究所及教學,都是在國文的領域中,與佛法都有密切的關聯。每天總會做些功課,也囫圇吞棗的看了不少經典,還做些佛學的研究;每個寒暑假,至少也會有七至十天的密集充電(打佛七或聽經……)。別人看我,像個修行人,自己也如是期許。那時,雖然景仰高僧大德,偶爾也動過出家的念頭,但總覺得,做居士同樣能修行,且更逍遙自在。
出家了,才體會到,雖然同樣是修行,但差別可不小;以前再怎麼用功,總似鏡裡看花,就是不夠真切;現在則直接浸沐在佛法的智海之中,隨取一滴都有無上妙味。修行的進步速度,以前像蝸牛爬行,現在則如乘嗩射機。二者是無法相衡量的。為什麼呢?出家守的戒律比在家更微細,身語意三業更清淨,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會與佛法相應;就算是有疏失也比在家時,更能得到護念;有煩惱,摸摸頭,還有什麼放不下的?當然,這是以安住在清淨莊嚴的道場,有善知識指導,有同參道友的切磋,而且自己道心堅固,精進用功為前提的成果。從前,也曾認為,在家精進,勤修戒定慧,親近善知識,不也差不多嗎?現在才知,實際上是有差別的。最重要的是,在圓頂當下,能捨世間一切及願荷擔如來家業的承擔與發心,是在家修行者永遠無法企及的。
不管在家與出家,只要知見正確又精進,一定都是行在菩提道上,都有成佛的時候;但二者同中仍有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