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開方便,度化眾生 文/見愿法師 |
所謂「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在《法華經》中提到,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皆以無量的方便因緣、譬喻言說來為眾生說法,而所說之法皆是歸向圓滿究竟的一佛乘。雖然方便法門是接引眾生到達解脫彼岸的木筏,但從另一角度來說,所謂「慈悲多禍害,方便多下流」,若沒有智慧的引航,則會導致負面的效益,無法達到度眾的目的。因此,我們要如何善開方便,度化眾生呢? 首先,要確立知見和目標。做每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要先確立正知見,才不致亂開方便。然而,為什麼要善開方便來度化眾生,而不是直接宣說一佛乘的道理呢?關鍵在於眾生被無明、妄想所障蔽,無法直接契悟實相之理;眾生的根性有種種差別,有些人不僅不能信受因果、空性之理,甚至還可能謗佛、謗法、謗僧。所以,佛陀廣說八萬四千法門,因機施教、因病予藥,希望藉由不同的角度,讓眾生能夠親近佛法、聽聞佛法,契入實相。 如何依眾生根機來因病予藥?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以儒家來說,仁人君子為了成就仁愛,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端看能否「能近取譬」!換言之,即是將心比心,站在他人的立場設想,同理對方的感受和需要。因為唯有站在眾生的角度思考,依照他們所能理解的方式度化,才能從中破斥種種顛倒的觀念。如同《法華經》中的「長者窮子喻」,佛陀猶如富有的長者,為了接引、親近自小走失的貧窮稚子,只好巧設方便,僱子除糞,以窮子習慣的方式來和他相處。這就是菩薩慈悲度眾的展現,以大慈悲心來同理眾生,因機施教,令眾生來親近佛法。 在秉持菩薩的慈悲心念,同理眾生、廣開方便時,更要具足智慧,善觀因緣時節,例如時間、地點、對象、影響範圍等,如此才能知所進退,使方便善開得當。所謂「為實施權,則權含於實;開權顯實,則實融於權。」佛所說的法有方便、有究竟,有權宜之說、也有真實不二之理,皆是透過種種權巧譬喻,來顯發究竟實相之理。因此,我們要善解佛陀所說之法,才能善開一切方便法門;同時又要了達一切諸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建立緣起、運用緣起,又不執我相、我所,最後達到三輪體空,才是真正達到「安住大乘心,善開方便門」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