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盡份 克己慈忍 文/見雨法師 |
曾經在紛擾複雜的傳播環境中工作,體會到大眾媒體的虛幻不實,於是下定決心,離開工作數年的傳播環境,轉換跑道出家修行。除了尋求人生的真諦外,也希望藉由佛法的智慧,引導眾生由依賴日深的影像媒體,回到最簡單清淨的本心當中。 未接觸佛法之前,最大的嗜好就是聆聽音樂、欣賞電影,所以耳根一聽見悅耳的音樂,立即就起分別,眼根看見莊嚴的顏色,馬上就會攀緣;心念總如電光火石般地反應,一刻也不得暫捨。接觸佛法後,才知過去引以為樂的享受,正是生死流轉之因,只是沒想到,出家後所要面對的坡務,竟是自己最不願意再接觸的影片製作。 在這個熟悉的環境中,最大的考驗就是面對自己過往的習氣。如何在聲光的刺激中保持正念?該看則看,當止則止,需要極大的智慧與定力。在數萬個拍攝的鏡頭當中,挑選所需要的剪輯,必須不停地判斷、分別,往往回到寮房休息,腦海中仍有音聲與畫面,不時如跑馬燈般地流動。每回走進影片製作的單位,就必須先做好心理建設,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否則一不小心,覺性就容易迷失在「工作需要、理所當然」的藉口下。 《圓覺經》云:「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是則名為隨順覺性。」讀到此段經文,才恍然明白對清淨覺性的這份堅持,正是綑綁自己最大的妄想。覺性是隨順因緣,人在哪裡、心在哪裡,並非強求外境與自己的堅持配合。修行路要愈走愈狹隘,或是愈來愈寬闊,全在於自己能否清楚明白地提起與放下。 曾經發願:要將佛法的奧義,以最切合時節因緣的方便,啟發眾生本具的法身慧命,令一切有情究竟得成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當修福與磨鍊的機會送上門來,卻因煩惱而拒於門外,實是不解隨順覺性。如此欲求解脫,了知第一義諦也不可得。所以在這份長期的坡務當中,讓自己真正體會到,唯有「隨緣盡份,克己慈忍」,才是安住當下、隨順覺性的用功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