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南投县埔里镇中台山博物馆举办“万法归宗──隋唐长安佛教宗派兴盛纪实特展”,展出隋唐佛教造像、造像碑、石经拓本、碑刻及墓志拓本等珍贵文物,见证隋唐时期佛教八宗兴盛荣景。十一月二日举行开幕剪彩大典,各地民众踊跃参与,近万人前来观礼。立法院长王金平、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暨大慈恩寺方丈 上增下勤大和尚、中国佛教会理事长 上圆下宗长老、大陆国家宗教事务局外事司副司长暨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萧虹、南投县代理县长陈志清、陕西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暨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中台禅寺护法总会总会长李祖原、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暨福建省泉州市佛教协会会长 上道下元大和尚等两岸人士及佛教界诸山长老,也共同出席剪彩仪式。
 |
中台山博物馆创办人 上惟下觉大和尚与莅会贵宾一同为特展剪彩、揭幕。 |
 |
上惟下觉大和尚强调本着观音菩萨的慈悲,必能为两岸带来和平、和谐与繁荣。 |
 |
立法院王院长肯定中台禅寺多元丰富的弘法成果,净化了人心,也转变社会风气,令人感受良深。 |
 |
典礼中特别举行致赠明清青铜观音圣像仪式,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上道下元大和尚代表接受。 |
 |
 |
创办人亲自接待诸山长老及来宾参观此次特展会场。 |
当天上午十时,隆重举行开幕剪彩大典,中台山博物馆创办人 上惟下觉大和尚首先宣读法语:“三学三慧为根本,八宗一如以究真,法水化育流千古,万法归宗无尽灯”,并与莅会贵宾一同为特展剪彩、揭幕,现场气氛欢欣、热烈。
立法院长王金平于会中致辞表示,中台禅寺在 惟觉长老的带领下,透过多元的弘法方式,让大众透过不同的层面,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中台山博物馆的设立,不仅让社会大众能亲身体验佛教艺术之美,更是两岸宗教、文化、艺术交流的对话平台。今日大众一起来见证隋唐时代佛教的兴盛荣景,同时也分享中台禅寺多元丰富的弘法成果,净化了人心,也转变社会风气,令人感受良深。祝福中台山博物馆“万法归宗”特展圆满成功,将佛法与中华文化向下扎根,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的人类在佛法与艺术的洗礼中,心灵都得到净化与提升。
随后并举行明清青铜观音圣像赠送仪式,由中台禅寺住持见灯和尚代表本寺致赠明清时代青铜观音圣像乙尊,由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上道下元大和尚代表接受, 创办人表示,此圣像于明清时代原供于普陀山慧济寺,后流于海外、辗转至台湾,现可谓完璧归赵,祈愿藉由此次致赠交流,两岸法水相接,慧济寺法化无疆,普度有缘。
道元大和尚致感谢辞时提到,此圣像是佛教的珍宝、是文化的见证, 惟觉长老能以大度无量的心,把这么贵重的文物送回慧济寺,无法以语言表达对 惟觉长老关爱之心的感激之意,所以,谨代表福建省所有佛教四众弟子,对 惟觉长老的高风亮节、对中台禅寺的无私,表示深深的感恩和敬佩。
创办人于圆满开示时表示,今天大众共同参与中台山博物馆万法归宗特展开幕活动,这个活动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相信每一位充满了期待、喜悦。过去隋唐的高僧大德及居士们,对于佛教的贡献、弘扬,留下珍贵的文物,我们能够亲见这些文物,是一个大福报、大功德,能启发我们的正信、道心。所以,这一个活动不但对于佛教界、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两岸佛教的交流,都有正面的意义。其次,今日的赠送仪式也很有意义,此尊观音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在大陆度众,又到海外、台湾度众,如今能回到慧济寺,兴盛道场,非常有意义。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本着观世音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慈悲心,必能为两岸带来和平、和谐、繁荣,这是我们最大的期待。
此次特展从西安碑林捐赠中台禅寺1273套拓本中,精选中土大乘八宗及隋唐四众弟子学佛行仪相关碑文拓本,佐以寺藏隋唐佛教文物、经典……140件珍贵文物,以“实相般若──八宗弘开”、“观照般若──四众奉行”、“文字般若──书体源流”三大主题,纪实重现隋唐佛教各宗派兴盛发展中,佛法僧三宝剪影。并藉由隋唐长安城佛寺分布模型,重现彼时长安城一百零八坊佛寺林立的盛况。
隋唐是佛教最兴盛的时期,也是雕塑艺术的黄金时代,展场中的唐朝佛像文物如:金铜佛立像、代表禅宗的阿难尊者石雕、净土宗的尼净照造阿弥陀像、律宗的道宗律师三尊佛碑像、华严宗的法界人中像等,观者在了解佛教各宗发展的同时,亦可领略隋唐佛教造像圆熟洗练的风格。
特展中并选辑佛教寺碑、祖师碑记、儒家典籍的石经及墓志铭等历代真迹碑拓精品,包含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大小欧阳、李邕等名家刻石,以及原碑为大陆国家一级文物之石碑拓本《集王圣教序碑》、《多宝塔感应碑》、《大智禅师碑》、《御史台精舍碑》、《道德寺碑》等,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卓越的书法艺术价值。
千年文物引领我们体验佛教在隋唐盛世开出的璀璨花果,浸濡中华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万法归宗──隋唐长安佛教宗派兴盛纪实特展”自十一月二日起,在中台山博物馆三楼展厅,展出历代著名碑拓、书法及隋唐佛像文物,稀世珍宝近在咫尺,欢迎民众前来欣赏,在佛法、文化、艺术的陶冶中,丰富视野,净化心灵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