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 覺大和尚開示

  什麼是戒?大略來說,防非止惡就是戒。戒就像國家的憲法、學校的校規,對於一個守法的人來說,諸多的法規都是多餘的,因為他根本不會去觸犯,反而因為有了法規的保護,隨時都心安理得。同樣地,戒是為了一些不知道善自護念或已養成壞習慣的人而制立,規範身口意不造作惡業,時時刻刻保持三業清淨,就能與菩提心相應,所以戒是修行學佛的根本。

  《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要想啟發智慧,就必須修定;而修定要有所成就,則須持戒。所謂「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如果持戒不清淨,就不容易得到真正的禪定。無論禪、淨、顯、密等任何宗派,都是以戒為根本。戒分為出家戒和在家戒,出家戒包括沙彌(尼)十戒、比丘(尼)戒、出家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在家戒包括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

修行的地基──五戒

  古德說:「道在紅塵鬧市修,全憑五戒做根由。殺生戒除慈心大,不貪財物廉潔優,見色不貪性清淨,葷酒永斷性長流,欲學長舌莫妄語,成佛不須出世求。」修行欲成就佛道,必須以五戒作根本;如果無法將五戒守好,其他的戒則更不容易做到。如同建造高樓大廈,地基穩固,才可一層一層的築建高樓,而五戒就好比最下一層的地基,是非常重要的。五戒是佛法當中最根本的戒法,無論是在家戒、出家戒,都是以五戒為根本。

  持戒可分為粗細不同的層次,以不偷盜戒而言,例如:到朋友家拜訪時,正巧朋友不在,若看到桌上有一疊鈔票,這時候即使沒有其他人在場,自己還能禁得起考驗而不去拿取。除了身不貪財,眼睛、耳朵也要做到不偷盜,如不偷看他人的東西、不偷聽別人講話,這屬於較微細的部分。更微細,則是在心上持戒,時時返照這念心,偷的念頭一起,馬上照破,如此就是在心上持戒,最後達到沒有妄想、顛倒,安住於實相,歸於這念心體。民初的弘一大師持戒相當嚴謹,但是他卻謙虛地說自己連五戒優婆塞都無法承擔,律宗大德尚且如此,可見得戒法微細的層面;雖然持守微細的戒法不容易,但修行學佛的人仍是要持得愈細愈好。將戒持得清淨、持得微細,才容易修持微細的法門,進而深入佛法的堂奧。

  此外,持戒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以五戒來說,單單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消極的持戒;若能採取主動,不但不殺生,還能救生、放生,不但不偷盜,還能布施,不但不邪淫,還能積極去宣傳倫常道德,這就是積極的持戒。所以消極的持戒是自利,積極的持戒就是自利利他,屬於菩薩行。



戒為佛道之綱紀

  戒有「別解脫」之意,即各別持守一條戒,便各別解脫一個煩惱。過去,優波離尊者持戒清淨,於事、於理都能落實在生活當中,甚至連最微細的心念也都能清明地覺照,時時刻刻安住在寂然不動的空性中,最後漏盡煩惱而得證阿羅漢,進而受大眾推舉,作為眾中之綱紀以維持僧團倫理及和合。所以,戒是佛道之綱紀,無論修持任何法門,都必須以戒為基礎。在佛法來講,團體的綱紀就是道場中的叢林規矩;個人的綱紀就是自己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如果種種戒條、綱紀都能落實,身行、心念便會隨之清淨,煩惱因此得以解脫。

心上用功 總歸戒體

  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戒是通達無上菩提、解脫煩惱的一座橋樑,也是渡過生死大海的浮囊。持戒的這念心就是佛性,開始覺悟的這念心就是「始覺」。但是始覺屬於理上的覺悟,仍須藉由事相上的磨鍊,也就是藉境鍊心。我們的心無始劫來有眾多的無明煩惱,所以進一步要「覺察」,經常反省檢討自心,覺察到煩惱就馬上對治──「覺照」,使這念心能和佛一樣產生大智慧。覺照了以後,又歸於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的平常心,時時保持正念、正定,最後破除了無始無明就能「覺悟」,覺悟了,這念心就能與佛相應。達到此最高的境界,這念心時時安住在實相,就是戒體,也就是不生不滅的這念心。所以萬法歸宗,無論是禪、淨、律、密、教,通通都要歸於這念不生不滅的心體、戒體。

  持戒就是在這念心上用功,不論五戒、八關齋戒、出家戒、菩薩戒,先從事上用功,然後入理,契悟戒體,目的無非是要達到事理圓融的一心境界。依此用功修行,即能行於菩提大道上,方為真正的持戒,終究能超凡入聖、成道證果,真正得自在解脫,這才是持戒最重要的意義與目的。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