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殿

  一德一心万载丛林资保障
  群策群力千秋梵刹仗屏藩



  在大雄宝殿右侧胁侍殿中,关公的塑像以正气磅礴之姿端坐于殿堂中,关公是民间家喻户晓的英雄豪杰,也是佛法当中的护法神──伽蓝菩萨。
  
  这尊伽蓝菩萨圣像,是用印度红花岗雕制而成。一般雕塑关公之像,多以一手执关刀,一手拿春秋,象征菩萨文韬武略,智勇双全。而位于中台禅寺伽蓝殿的菩萨塑像手拈胡须,身穿文袍,显露于文袍外的右足则以武袍方式雕琢,显示外着文袍内藏武袍,以衣着来代表关公的文武双全的意涵。

  关公成为佛教护法伽蓝神,是在唐朝以后,《佛祖统纪》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开皇十二年(五九二年)十二月,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到荆州,欲建精舍于玉泉山,一日,他正趺坐入定,忽然天地晦冥,风雨怒号,妖怪倏变,只见关帝显灵,率其鬼神眷属现出种种可怖景象,以扰乱智者大师。大师面无惧色,并斥之为死生轮回、贪贵恋福,言毕,妖象俱变,是夜,云开月朗,关羽现身,经大师教化后,关帝乃向智者大师求授五戒,正式成为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以后,这位千余年来极受中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为佛教寺院的护法神。

  伽蓝殿殿堂四壁,以晶雕玻璃壁画为饰,以写意山脉贯穿全图,以文图表达佛法自西域传入中国的路遥艰辛。在圣像后方墙面有书法家刘太浩所写的《四十二章经》全文;左面为“白马寺”图和摄摩腾、竺法兰尊者的圣像,及伽蓝菩萨赞,诉说着佛法从西天至东土的意义:在东汉时,明帝夜梦金人,便派人西天取经,迎请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因以白马驮经来到东土,并且建寺译经,宏扬佛法,遂将中国第一古刹立名为白马寺。《四十二章经》乃由两位尊者共同于白马寺译出,是中国第一部译出的佛经。而《伽蓝赞》乃是僧众每日晚课所要唱诵的赞子,藉由称扬伽蓝菩萨护法、护教之殊胜功德,警醒内心受持佛法、续佛慧命的重任。

  墙面的晶雕玻璃上并刻画“中台禅寺建筑”,文中表达“伽蓝的意义”:“建苦海之舟航,为信根之枝干”。伽蓝即是寺院,藉由寺院,可接引初机修善断恶,从迷苦忧恼中觉醒,明白如何清净身心,进而推己及人,使社会更为安宁。而现代建筑的伽蓝──中台禅寺,便肩负着佛法传承的使命,弘扬佛陀三千年来脉脉相传的正知正见,期以导正人心,使大众从晦暗与悲恼中,转为光明与慈悲,达到普化群品、净化人心的愿景。
关公曾经是一位忠义两全、誓死如归、豪气干云的大将军,最后为人所害,因执着深切,死后未得解脱,幸遇禅师开示,当下反观,体悟心性,千百年来,含恨未解之冤,顿时冰销云散。即发愿拥护佛法,镇伏魔军,当下即成护法菩萨,为中国佛教中的伽蓝神。
  
殿内左面的晶雕玻璃上恭刻白马寺和摄摩腾、竺法兰尊者的圣像,说明中国第一座佛寺及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至中国的因缘。
 
殿内左面的晶雕玻璃上依《佛祖道影线刻图》所恭刻的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圣像。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