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本寂禪師


  唐代撫州曹山本寂禪師,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市)人,俗姓黃。幼時學習儒學,十九歲於福州福唐縣靈石山出家,二十五歲時受具足戒。

參謁洞山 秘授宗旨

  唐朝咸通年間,禪風極盛,本寂禪師往洞山參謁良价禪師。初初相見,洞山良价禪師問云:「闍黎,什麼名字?」本寂禪師曰:「本寂。」洞山禪師又云:「向上更道。」本寂禪師曰:「不道。」洞山禪師云:「為什麼不道?」本寂禪師曰:「不名本寂。」本寂禪師因此深得洞山禪師器重,自此成為洞山禪師之入室弟子。

  在洞山禪師座下參學多年,一日,本寂禪師向洞山禪師辭別,洞山禪師遂秘授洞山宗旨,又問本寂禪師:「你要向什麼處去?」本寂禪師曰:「向不變異處去。」洞山禪師云:「既然是不變異處,豈有去呢?」本寂禪師云:「去亦不變異。」

弘法 大振洞山家風

  辭別洞山禪師,本寂禪師即前往曹溪參禮六祖惠能大師塔,之後至吉水(今江西宜黃縣北)。當時眾人皆慕師之道,祈請師為眾說法。本寂禪師志慕六祖大師,改山名為曹山。

  後因唐黃巢之亂,燒毀寺院,山寺也不得安寧,本寂禪師便離開曹山,來到宜黃(今江西宜黃縣)。當地有位奉佛甚篤的信士王若一,捐捨何王觀以為寺,本寂禪師將何王觀更名為荷玉寺,駐錫於此。常為學人闡揚「五位君臣旨訣」,學者雲集,大振洞山家風。

  一日天寒,本寂禪師走進僧堂烤火取暖。有一僧人云:「今日好寒!」師曰:「須知有不寒者。」僧人云:「誰是不寒者?」師便夾起一塊炭火,僧人云:「莫道無人好!」師即將炭火拋下。僧人看了,云:「某甲到這裡卻不會。」師曰:「日照寒潭明更明。」

  一僧人問師云:「萬法從何而生?」師曰:「從顛倒生。」僧又云:「不顛倒時,萬法何在?」師曰:「在。」僧云:「在什麼處?」師曰:「顛倒作什麼?」

  僧人問師曰:「如何是無刃劍?」師曰:「非淬鍊所成。」僧人問:「用者如何?」師曰:「逢者皆喪。」僧人又問:「不逢者如何?」師曰:「亦須頭落。」曰:「逢者皆喪則固然是,不逢者為什麼頭落?」師曰:「不見道能盡一切。」曰:「盡後如何?」師曰:「方知有此劍。」

  有一學人向本寂禪師請法,問:「學人十二時中,如何保任?」師曰:「如經蠱毒之鄉,水不得沾著一滴。」

  又一次,學人問師云:「沙門豈不是具大慈悲的人?」師曰:「是。」學人問:「忽遇六賊來時該如何?」師曰:「亦須具大慈悲。」學人問:「如何是具大慈悲?」師曰:「一劍揮盡。」學人問:「盡後又如何?」師曰:「始得和同。」

  《人天眼目》云:「曹洞宗者,家風細密,言行相應,隨機利物,就語接人。」凡有慕道前來求法之人,本寂禪師皆慈悲應機施語,以啟蒙迷。

  雲門禪師問:「如何是沙門行?」本寂禪師曰:「就是吃常住苗稼。」雲門禪師云:「就這麼行去,如何?」本寂禪師曰:「你還畜養得嗎?」雲門禪師云:「畜養得。」師曰:「你怎麼畜養?」」雲門禪師云:「就是著衣吃飯,這有什麼難?」本寂禪師曰:「何不道『披毛戴角』?」雲門禪師立刻向本寂禪師禮拜。

  一日,有僧以紙為衣,號為紙衣道者,自洞山前來參謁,本寂禪師云:「莫非是紙衣道者嗎?」道者曰:「不敢。」本寂禪師便云:「如何是紙衣下事?」道者曰:「一裘纔挂體,萬法悉皆如。」本寂禪師云:「如何是紙衣下用?」道者走近前應諾了一聲,便立脫而化。本寂禪師云:「你只解這麼樣去,何不解怎麼樣來?」道者忽張開眼曰:「一靈真性,不假借胞胎時如何?」本寂禪師云:「未是妙。」道者曰:「如何是妙?」本寂禪師云:「不借借。」道者向師道了一聲珍重便安然而化。本寂禪師便作一頌以示大眾,頌曰:「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一日,南州帥南平鍾王,雅聞本寂禪師有道,屢次備禮遣使迎請,師不赴。但書大梅法常禪師之山居頌交付來使:「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樵客見之猶不採,郢人何事苦搜尋。」

宴坐示寂 行腳去

  天復辛酉夏夜,本寂禪師問知事僧曰:「今日是幾月幾日?」知事僧曰:「六月十五日。」師曰:「曹山平生行腳所到之處,只管九十日為一夏,明日辰時將行腳去。」翌日,辰時一到,師即焚香宴坐而化。世壽六十二,僧臘三十七。葬全身於曹山之西阿,諡元證禪師,塔曰福圓。傳有《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二卷。門人有曹山慧霞、金峰從志、鹿門處真、荷玉光慧、育王山弘通等。

曹洞宗風

  曹洞宗以洞山良价禪師為初祖,曹山本寂禪師為二祖。此宗立名之由來說法有二:一說,「洞」指洞山,「曹」指曹山,乃合其師徒所住之山為名。《祖庭事苑》曰:「曹山即洞山之嗣子,今不言洞曹,言曹洞者。亦猶慧遠即慧持之的兄,但言持遠而不言遠持,蓋由語便而無他。」另一說,取曹溪惠能大師之「曹」,表此宗乃六祖大師之嫡傳,與其法嗣子孫洞山良价禪師之「洞」,合稱為曹洞宗。

  「五位君臣旨訣」為曹洞宗接引學人之法。洞山良价禪師為善接上中下三根,以真理立為正位,以事物立為偏位,依偏正回互之理,立五位(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之說。後曹山本寂禪師承洞山之旨而加以彰顯,假君臣之例以說明五位之旨訣,稱為君臣五位。

  僧問「五位君臣旨訣」,本寂禪師曰:「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帶者,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當詳審辨明。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語。」僧問:「如何是君?」師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虛。」問:「如何是臣?」師曰:「靈機弘聖道,真智利群生。」問:「如何是臣向君?」師曰:「不墮諸異趣,凝情望聖容。」問:「如何是君視臣?」師曰:「妙容雖不動,光燭本無偏。」問:「如何是君臣道合?」師曰:「混然無內外,和融上下平。」師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稱君,不敢斥言是也。此吾法宗要。」乃作偈曰:「學者先須識自宗,莫將真際雜頑空。妙明體盡知傷觸,力在逢緣不借中。出語直教燒不著,潛行須與古人同。無身有事超岐路,無事無身落始終。」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