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是第五次打七了……
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難得有機會可以讓自己的心清淨一下,早上4點30分的起床時間,真是平日怎麼也做不到!尤其七天的禁語,每個人都只能專心於自己的心念,完全不攀緣外境,最後,身心都覺得十分的舒暢,深山寺院裏真的是一個清淨的好地方!
這次的收獲除了重新檢視自己學佛目的外,發現了「持戒」和「發願」的「神奇效果」,日後如有機會受持任何戒律,必定要抱持「難遭遇想」,努力受持上上品戒。因為,藉由戒條的開顯,才知道一些細微的道理,也發現自己平常心有多粗,總是不小心就犯錯了。不是對喜愛的食物多一份貪心,就是倒水時讓家中的螞蟻枉受大水溺死,或是不小心加入家人、朋友的八掛大會,不知評議了多少東長西短的故事,讓彼此的心都灰暗不少!然而,「無明」會因「受戒」而減少,造業自然也會少。如果可以深入了解每一戒條的精神,以大乘的精神遵守,不拘泥於事相上,則可以自在又彈性的處世,這樣的人生多快樂又有意義!而且,對道理的了解也可避免他人「信而不解謂之迷信」的譏笑;我也可以大方的對家人、朋友讚嘆佛法有多科學,它和近代物理學有那些相通之處,佛法多麼的有道理、智慧,這部份都得感謝見滌法師慈悲的開示,亦即「聽經聞法」的功德!
第一天晚上,受八關齋戒,經文中「藉此一日一夜持戒功德,關閉生死流轉之門,通往出家關卡……,受持上上品戒之果報有得生淨土、出離三界……」,分明已是第N次受八關齋戒了吧,卻對這段經文感觸很深,好像才第一次看到,覺得佛陀實在太慈悲了,對於頑劣的眾生實是開了很大的方便之門!心想自己和這同一批打七的人員,過去究竟種了何許福田,才有今日殊勝的受戒因緣,心中十分的感恩、也很珍惜,一心一意只想受持上上品戒,有朝一日究竟了脫生死苦海;因此在經文的唱誦聲中,很感動,深怕漏掉了那一段經文,一直保持著心念的專注。
也許是起頭受戒的緣故,加上很多支香的拜懺,前三天的禪坐都坐得特別好,妄想及昏沈都少。但第六日後,卻覺得心念專注不易,不太能攝心用功,只好開始多禮佛、發願。藉著每一次的禮佛、發願,更堅定自己的心願,慢慢覺得對佛法更有信心,更篤定了……很高興的發現自己雖然念頭變多了,但發願讓自己打坐時心更專注,比較有力量可以對治妄想,心念的深度及專注力都比較好。尤其下座後能保持專心,動作不急躁,對打座時的用功真的很有幫助。這次,雖然沒坐到好香,只有比較「平靜的香」,和比較「混亂的香」,但是七天下來,覺得心清淨了不少,真不曉得平常在煩惱什麼,原來念頭真的很多,平白虛度了許多光陰。
至於為何要學佛?為何要打七?人生的意義?禪與淨? 這些問題都在見滌法師徐徐的開示下,重新思考一番。 覺得人生真的有許多不圓滿,自己也有很多煩惱,自己及他人受苦時都莫可奈何,只能承擔……但佛法教我們因緣果報的道理,令我們有改善的方法和方向,未來可以不要再「無辜」受苦。世間的學問有其極限,佛法卻是一種超越的智慧,可作為各種學問的絕佳引導,使我們較不會鑽牛角尖,也較不會誤用各種學問,因為有一個更高、更統合性的架構存在著,就不致硬將事實侷限於某一學門之內。以前曾經在輔導心理學上努力過,可是林林總總的學說、理論,少說也有數十家之多,著名的九大學派更是互不相容,彼此的立論、方法都不一樣,沒有一家之言可以適用所有對象、狀況,沒有一家可以獨霸天下,或捨棄不要,真不知該怎麼辦?學佛後,我卻發現是因為眾生的心念太多了,不同的情況須要用不同的方法應對。其實,各方法彼此沒有高下之分,它們可以和諧的擺在一個架構上看。最難得的是,佛法告訴我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各種方法、工具只是一種一時的應用工具,最後都要回歸到這念心,心中才有無量無邊的智慧,才真的能令人離苦得樂,時時都吉祥、光明。
浩瀚的佛法,有許多的寶藏,感覺上挖掘不完……每次打七好像重新清洗一下自己染著的心,觀念又更正確了一些。希望自己可以在生活上保持打七時平靜的心情,待人處世、應對進退都像佛陀一樣慈悲、有智慧的,就可以有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