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

   「寶鼎爇名香,普遍十方,虔誠奉獻法中王。端為民國祝萬歲,地久天長。端為世界求和平,地久天長。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共修法會中,寶鼎讚起,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行者攝心,一瓣心香,盡虛空、遍法界,獻上最敬供養。

香爐的形制與種類

   香爐,佛教中稱之為「寶鼎」,是焚香的器具。佛桌上常設的器物有所謂的「三具足」,即香爐、花瓶、燭臺三種供具,其中的香爐,同時也是比丘隨身十八物之一。香爐的材質有金屬制、玉制、木制、石制、瓷制等。香爐的種類眾多,上香的方式及使用的香品也隨之而異。香爐分為三大類,一是置香爐,放在桌上,又稱供爐、座爐,此種香爐又分為立香爐(立燒線香)、臥香爐(臥燒線香)、檀香爐(焚燒檀香)三種。二是柄香爐,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手爐,有爐柄可供執持,多用在迎請的場合。三是鼎香爐,有三支爐腳,兩側有耳,多立於地上。無耳的鼎香爐,又稱為三足香爐。

香爐的起源與演變

   「香爐」的演變,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已有燒炭取暖及烹煮食物的容器,稱為「銅爐」。「爐」字,其義為盛火之器,最早見於《周禮•天官冢宰第一》的記載:「宮人掌王之六寢之修,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凡寢中之事,埽除、執燭、共爐炭,凡勞事。四方之舍事,亦如之。」「爐炭」,即為銅爐。「香」,則為室內薰香之用。燃香之器,名為「薰爐」。薰爐的材質多為陶製的豆形爐,所以在當時所使用的「爐」,還不能稱為香爐。

   據南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考證:「古以蕭艾達神明而不焚香,故無香爐。今所謂香爐,皆以古人宗廟祭器為之。唯博山爐乃漢太子宮所用者,香爐之制始於此。」古人在祭祀的時候,並沒有焚香及拈香之舉,所以佛法傳入以前都沒有所謂的香爐出現,漢朝以後所使用的香爐,其形制是參照古時祭祀所用的禮器逐漸演變而來。隨著佛教的興盛與弘揚,香爐逐漸轉變為佛教的供養物,是禮拜、迎請諸佛菩薩所使用之盛香器具。

香爐文化

   虔誠的善男信女於寺院中持一炷清香禮敬供佛的同時,身心頓時寧靜。而傳統家庭中,香爐裡的香,象徵著綿延不絕、薪火相傳的家族宗脈傳承。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儒釋道三家形成華夏文化的主流,香爐的發展亦深受中國文化、社會風俗、工藝技術及生活方式的影響,舉凡敬佛、祭祀或文人雅士的賞玩,已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魏晉時,人們以老莊解釋佛教,東晉以後佛學又與玄學趨於合流。南北朝時期,佛教文化深入人心,特別是禪宗初祖達磨祖師東渡至中土,為中國禪宗之始,自此各地造佛修寺蔚然成風,香爐也因此被普遍使用。而香爐超凡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在收藏界也備受青睞。穿越時光隧道,透過對各朝代不同時期香爐文化的了解,能帶領我們一窺博大深遠的華夏文化。

香爐的用途

   《金光明經》卷二記載:「是諸人王手擎香爐供養經時,種種香氣不但遍此三千大千世界,於一念頃亦遍十方無量無邊恆河沙等百千萬億諸佛世界,於諸佛上虛空之中,亦成香蓋,金光普照,亦復如是。」香爐的用途,主要是盛置燒香,以為供具,同時,也可以莊嚴殿堂。此外,古人讀書彈琴時點香,可以淨除雜念而使精神集中。而靜坐禪修時,可藉觀想佛前的香爐形相,用來對治昏沉。因為香爐本身形式單純,使觀想者不易起其他雜念,可以提起念頭、去除昏沉。爐香裊裊,綿延無有間斷,正提醒著行者須正念相繼,精進不懈。

註:比丘十八物為楊枝、澡豆、大衣、七衣、五衣、瓶、
  缽、坐具、錫杖、香爐、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
  (打火器)、鑷子、繩床、經律、佛菩薩像。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