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书法、绘画、文学的展现,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透过这扇窗,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般若性海。










  
  妙庄严具──端庄严饰的菩萨装束

 文/中台世界博物馆副馆长、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图一:
馆藏“菩萨立像”
北魏(386-534)
铜鎏金
H44×W22cm
  佛教艺术中菩萨像的装束,一般都是头戴宝冠,肩披帔帛,下着裙裳,配戴华鬘耳珰、颈璎胸饰、臂钏腕钏等璎珞配饰。菩萨清净严饰,宝华璎珞,光耀暐晔,严身装束圆满庄严。

菩萨造像的殊妙形色

  经典记载,造像尺度以指为单位,依《造像量度经续补》载菩萨像:“发攒高八指。顶尖宝严二指。面形似鸟卵。具喜悦慈爱之容。目长三指。宽分一指。如莲华瓣。取长四指。……服饰同报身佛像。而轻健。以华鬘为络腋焉。”依《佛说造像量度经解》载报身佛相:“以八件宝饰为庄严。何者为八件。一宝冠。即五佛冠也。二耳环。三项圈。四大璎珞。五手钏。及手镯。六脚镯。七珍珠络腋。八宝带也。谓之大饰。耳垂上前临优波罗华。冠左右下垂宝带脚镯上围绕碎铃戒指等。谓之小饰。随宜妙缯。云肩飘翻为上衣。杂色长短重裙为下裳。”

  《大唐西域记.卷第二》云:“首冠华鬘,身佩璎珞。……国王、大臣服玩良异,花鬘宝冠以为首饰,环钏璎珞而作身佩。”《一切经音义.卷第一》云:“花鬘者,西国人严身之具也。梵语云:‘么罗,么,音莫可反,此译为花鬘。’五天俗法取草木时,花晕澹成彩,以线贯穿结为花鬘,不问贵贱,庄严身首以为饰好。”指印度风俗中,男女多以花结贯饰首或身。

  图二:
馆藏“菩萨立像”
北齐(550-577)
汉白玉
H212×W51cm
  图三:
馆藏“菩萨立像”
隋代(581-618)
汉白玉
H102×W22.5cm
  从文献可知,佛菩萨像的装饰涵盖头、胸、臂、腕、脚等各部位,同时结合印度当地花鬘装饰习俗,璎珞配饰更添繁华富丽。承袭印度犍陀罗艺术的菩萨装束,配戴项链、耳珰、胸饰、臂钏、腕钏等璎珞配饰,传到中土之后,经过文化交流、发展演变,汉式的菩萨装束表现形式,具有时代性及地域性的差异。如宝冠做为菩萨的一种形象表现,象征着智慧与庄严,《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二十六》云:“菩萨摩诃萨施宝冠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第一智最清净处智慧摩尼妙宝冠故。”

  宝冠形式诸如三叶冠、盾型冠、环箍冠、化佛冠等,兹以中台世界博物馆的馆藏为例说明之。

胜妙端严的菩萨装束

  馆藏北魏“菩萨立像”(图一),其面相方长,略带笑意,戴三叶宝冠,冠旁两侧缯带羽状飞扬垂肩。颈配双重项圈、坠宝珠垂饰,连珠璎珞长垂胸饰,交叉于腹际圆璧。帔帛长垂悬落膝前,绕肘外展呈羽翼状飘荡。下裳多层重叠,阶梯式衣纹刻画,裙摆呈锯齿状,衣裙与帔帛外展飞扬,力道刚健锐利。右手带桃型锁,左手持茎莲,立于覆莲台上。菩萨装束飘逸生动,体现了北朝时期褒衣博带的服饰特点,清秀俊健的造像样式,深深地烙印了南北朝秀骨清像的时代风格。

  馆藏北齐“菩萨立像”(图二),戴盾型宝冠,嵌饰宝石,颈饰珠璎,雕饰玲珑富丽。冠侧花鬘结带,缯带顺肩垂落。发式垂直,发端卷曲,发辫垂肩。面颊圆润,弯眉凤眼,眉宇秀逸,嘴含笑意,唇色微妙。体态挺秀,绮丽端严,披肩彩帔覆肩背,帛缦刻划流畅,悬垂交叉膝前。下着襞褶翻转低腰束带长裙,背后系腰结带垂落,简洁大方。三组绅带,宝珠纹饰,连珠镶边,对称垂落。整体造形姿态优美,神态逼真。此尊菩萨立像,为典型的北齐河北地区造像,白石雕刻工艺精巧,尚留些许色彩,是由东魏、北齐向隋、唐时期过渡的一种艺术风格,开拓出一种绮丽挺秀、健实敦厚的造像风范。

  馆藏隋代“菩萨立像”(图三),菩萨束发髻,刻平行纹,发丝垂肩,戴环箍冠,冠中嵌物似宝瓶,缯带垂肩。头后桃型光相,二重圆型头光,内层莲花、外层图案,边饰火焰纹。舒眉秀目,双颊酒涡,面带微笑,衣饰繁复华丽,通体遍饰璎珞垂饰。肩披帔帛,天衣飘带悬挂腹前、垂膝,绕肘垂下飘落。袒露上身,配戴连珠项链及华丽项饰,胸前璎珞交系于腹际玉佩琼琚,两条连珠及吊有小圆花型之花绳璎珞,垂落至膝下,左右呈八字型绕向背面,下裙上端于腰部对折外翻,刻划纵向衣纹襞褶。造像背面帔帛覆肩背,垂布二带,下裙刻有左右八字型的连珠璎珞。左手持莲苞,右手握桃型物,宽肩收腰,上身前倾,腹略前突,生动传神。刻工晶莹洗练,韵味清新秀雅。隋代菩萨像继承了北齐和北周的时代特点,是南北朝向盛唐的过渡样式,朝向富丽华美和健壮丰腴方面发展。

  馆藏金代木雕“观音菩萨坐像”(图四),顶戴天冠,冠中有化佛,卷曲雀尾型高冠,羽分五片呈放射状,此种宝冠是金代后期菩萨像特有造形。背后显见高绾发髻,顶分丫型下垂双髻,颈后发绺披肩。菩萨面相丰满圆润,五官轮廓清晰,双目半睁,眉毛细长高挑,两眉紧接,眉间白毫,鼻翼宽厚,嘴唇厚实,画有八字胡须。上身袒露,斜披络腋,胸配璎珞,下着裤裙,纹络遒劲。戴臂钏、腕钏,项圈胸饰造形简洁,中央吊坠叶芽型、圆珠型垂饰。络腋自左肩斜至右腹,绕过身后敷搭左胸前,圣带结饰律动流畅,帔帛覆肩背,顺身体两侧绕臂自然垂坠。单跏趺坐姿,左腿内敛置于右腿上,右腿略外展露右足,一手举起掌心向内,另一手置膝上掌心向上。躯体壮硕浑圆,表情威严肃穆,神情坚毅专注,造形粗犷雄健,充溢阳刚之气,挺然大丈夫相,流露出北方民族的写实风格,整体造形刚健有力,展现金代的生气活力。

  图四:
馆藏“观音菩萨坐像” 金代(1115-1234)
木上彩 H126×W82cm
  图五:
金代木雕大势至菩萨坐像
拍摄于上海博物馆
  此雕像与上海博物馆馆藏金代木雕大势至菩萨坐像(图五)造形相似,该尊大势至菩萨天冠中有宝瓶是其重要标志。《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莲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花。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又云:“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合称“西方三圣”。

庄严概念的经典记载

  所谓庄严者,《大明三藏法数.卷第二》曰:“庄即端庄严即严饰谓智慧福德二种皆能庄严法身也。”《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云:“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三载庄严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卷第十八载:“一饰事。二严理。”《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六》曰:“佛子。菩萨摩诃萨。或以种种妙庄严具而为布施。所谓一切身庄严具令身净妙靡不称可。”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一》佛言:“善男子!菩萨有四璎珞庄严:一者、戒璎珞庄严;二者、三昧璎珞庄严;三者、智慧璎珞庄严;四者、陀罗尼璎珞庄严。”《维摩诘所说经.卷中》言:“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为华鬘。”《大方广十轮经.卷第一》云:“禅定庄严如妙华鬘,智慧深广犹如大海,心无所依犹如虚空,方便无染如众华聚。”

结语

  端庄严饰的菩萨装束,宝冠裙帔,斜罗披衣,色身融相,清净化现。菩萨修六度万行利益众生,以慈悲喜舍庄严自身,用福慧善行净化身心。故《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云:“我今所修诸福慧。回向菩提亦如是。……内外清净妙庄严。具足从身遍流出。”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