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部
佛教在中国弘扬的历程中,佛经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媒介。感恩历代祖师大德、无数护法善信的发心,无私地传译与流通经典,使佛陀的教法得以流传至今。然而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乘载佛经的载体因应不同时节因缘而变化:如最早的抄经、刻经,到印刷术的发明,乃至于今日的数位典藏。这些多元载体的背后,蕴藏着合乎不同时期的功能性,同时反映着佛经流传之历史脉络。
手书真法卷 法音遍世行
印刷术发明以前,佛经的流传仰赖「经生」抄写,而且是随着佛经翻译一同发展。早期的佛经翻译组织中,「笔受」一职乃文字记录者,经常需要承担抄经工作,使之流通。直至唐代,佛经翻译组织逐渐成熟,抄经规范也随之标准化。从中台世界博物馆典藏的唐代《妙法莲华经》写本残卷(图一),可见唐代抄写经文所讲究的法度规范。
此写本仅存二十八行字,墨线界格规整,字迹雅正遒劲。每行字数严格依循规范,工整地排列十七个字,字里行间呈现抄写者内心的恭敬与定力。而乘载这份虔诚心意的载体为唐代名贵的「硬黄纸」。(体现唐人对经典流传的讲究与其保存的智慧。)硬黄纸,顾名思义呈黄色,系以黄蘗染之;其硬性则源于蜡。唐代纸匠在浸染过黄蘗的纸上涂蜡,除了可达到防虫蛀及使表面光亮外,同时具有防水、防蛀之功用。
图一: 《妙法莲华经》写本残卷,唐代(618-907),纸本,高 24.5公分,中台世界博物馆藏。 |
墨香蕴法宝 版印传光明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出现了佛经印本。论佛教大藏经的雕版,可从宋代谈起。宋代,是佛教在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继唐末毁佛法难与五代战乱,诸多经典散失殆尽,在如此窘迫的困境中,出现推动大藏经付刊与雕印的佛心皇帝──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历时十三年,投入大量资源,完成所收共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佛典的《开宝藏》;而后还将藏经赐赠契丹、西夏、高丽、日本、交趾等邻国,使珍贵的佛教藏经流传四方。然而,现存佛教印经板为数不多,多为明清时期文物,但仍然相当珍贵。中台世界博物馆所典藏之印经板(如下图),可见佛经雕印的制式规范,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看看吧!
▲《维摩诘所说经》〈香积佛品〉印经板,长30公分,宽22公分,中台世界博物馆藏。 |
小结
佛陀的教法,通过不同媒介应和着社会变化与众生需求而流传至今,化化不绝。随着印刷术的兴起,佛法广泛地流通于民间。这一历程不仅是文化历史的见证,更是佛法千年弘扬的具体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