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贤造佛碑像
文/中台山博物馆馆长、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
|
馆藏杨元贤造佛碑像(碑阳图)
隋大业四年(608)
鱼卵石
H148×W46.5×D15cm |
中台山博物馆馆藏杨元贤造佛碑像,为立长形扁体矩形碑形制,碑顶成弧形,碑体四面各开上下龛,铭记题名钜细靡遗地铭刻各龛供养主,以下摘要部分铭记题名,藉此介绍当时社会大众的造像供养情况。
造像铭文之供养题名
较之石窟造像,佛教造像碑耗资较小、耗时较短,便于信众在佛堂、寺院等供奉礼拜,因而为古时社会从官员到百姓、民间各阶层信众所普遍奉造,并在造像碑上题名以表达虔诚礼敬、供养之意。
一、碑阳铭文:记载此碑造像主吉昌县前主簿杨元贤,于“大隋大业四年岁次戊辰朔四月一日癸卯朔一日癸卯”,合兄弟三人等眷属,以其家族之力立碑,发愿“割减家资敬造石象一区,上为皇帝 陛下,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因缘眷属、合家大小,边地众生,俱登正觉。”供养题名,如“迎王主张礿为合家大小,迎象主董元钦为合家大小,扶象主路硕为亡父母见存母,大斋主吴游为息通儿……”
二、碑阴铭文:铭刻各龛供养主,如下佛龛右柱刻“供养主刘为亡父母”、左柱刻“供养主董宾为存母”,“妇女大斋主林金妃为息□买,妇女□□□妻□为儿,侍童赵方买为亡弟象买,侍童贺□□息为亡兄,……阿难主光子仁为边地众生,当阳大佛主董□□为亡息,当阳大佛主李宝儿为亡母,阿难主□子范为亡妻,阿难主兰□贵为见存母……”
三、右侧铭文:供养题名,如“□善□邑义等庄严古像,……合村助成功德普愿平安一心供养,……佛弟子上柱国相□□供□□□合家大小一心供养”。
四、左侧铭文:记载当时邑义团体邑子六人等,于唐代“开元廿九年岁次辛巳闰四月辛巳朔八日”,“上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唐玄宗之尊号),下及七世先亡、见存家口,庄严故像一区”。
题名中有官吏眷属、邑义团体和普通百姓。铭文中除了“大隋大业四年”、“开元廿九年”之纪年,亦可从碑阳铭文“敬造石象一区”,右侧铭文“庄严古像”、左侧铭文“庄严故像一区”等语意,显见此碑历经隋、唐供养之见证。
造像供养之信仰观念
供养人在造像时除了题名亦铭刻愿文,表达造像供养之动机、愿望,更反映信仰观念,希望以造像功德回施祈愿。造像供养之祈愿对象,不外乎国家君王、七世父母、现世父母、阖家大小、边地众生等诸有情,尤其更多为亡亲追福,这是佛教回向观念的体现;广植福田、积累功德,也是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表现。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下》记载造像的功德意义,缘起于弥勒菩萨问世尊造像灭业障之事,佛一一细答,为大众演说造像功德。佛言:“弥勒!如是之人于生死中虽复流转,终不生在贫穷之家,亦不生于边小国土、下劣种姓、孤独之家,又亦不生迷戾车等,商估、贩赁、屠脍等家,乃至不生卑贱伎巧、不净种族、外道苦行、邪见等家;除因愿力,并不生彼。”即造像功德能不受恶果;“是人常生转轮圣王,有大势力种姓之家,或生净行婆罗门,富贵自在、无过失家。所生之处,常遇诸佛,承事供养。或得为王,能持正法,以法教化,不行非道。或作转轮圣王,七宝成就,千子具足,腾空而行,化四天下,尽其寿命,自在丰乐……”说明造像有种种非凡功德。
|
|
馆藏杨元贤造佛碑像
(碑阴图) |
佛龛造像之艺术特色
馆藏隋代杨元贤造佛碑像,碑阳、碑阴上下各一佛龛,以主尊为中轴线作左右对称之布局,佛龛形制、布局结构、尊像造型等,得见另一新气势之造像变化。
一、碑阳上龛:二飞天托塔,凌空遨翔、衣带飘逸、自然流畅,塔刹高耸直立,流苏花环圈绕,二倒龙直线下生、衔含花饰,纹饰繁复华丽,线条流利畅快,雕镂技法成熟。尖拱形佛龛、西式圆柱,龛内主尊半跏思惟菩萨、旁有二弟子二胁侍菩萨。龛外二菩萨婀娜曼妙、小腹略突,仿佛见到唐代菩萨三道弯S形风格雏形;二童子神情可爱,已有刻划性格的写实取向。碑顶边饰底衬枝叶,打破碑缘硬边,既规整又富变化,把碑阳上首所有图像巧妙地结合,构成一幅天宫净土意象图。
二、碑阳下龛:帷幕型龛楣、流苏交错,龛内主尊佛像结跏趺坐、手施无畏,旁有二弟子二菩萨,龛外二梵天王,强调人物表情、个性、动态,造形写实讲究。龛楣上方刻十人面,左右刻有供养人像并题名,右方题名“贤息道祭妻董息地德”、左方题名“贤息道迁侄弘通”。
三、碑阴上龛:藉双树交错、自然成拱,树龛下主尊菩萨善跏趺坐、旁有二胁侍菩萨,龛外二龙首刻纹、捍卫主尊,仿佛一幅弥勒菩萨龙华树下成道之寓意图。
四、碑阴下龛:龛型较简,龛楣刻七人面,龛内主尊佛像双跏趺、结禅定印,旁有二胁侍菩萨,底部刻博山炉和双狮,龛右刻供养比丘一尊,左刻莲花化生童子。
此碑造像,菩萨尖形高冠、姿态生动,主尊佛像浑圆饱满,呈现隋代造像碑从北朝造像向唐朝造像之过渡样式,亦具静态至动态之转折变化,艺术特色兼容并蓄典雅与古朴、精致与粗放,有承先启后的时代特色。
结语
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华文化的传统艺术融合,佛教造像碑的图像表现、造型变化、雕刻技法及宗教信仰等,显现佛教中国化的演变轨迹,富有丰厚的华夏文化和佛教文化内涵,是珍贵的石刻史料,更是佛教艺术的真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