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钵
愿持一钵冷泉水 洗尽人间热恼心

 

托,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希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众不得从事生计营业,亦不可蓄存财富物资,惟以延续色身、长养慧命之故,出家众为资养色身及令众生种福田而乞食,其意义有二:
(一)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
(二)利他,为福利世人,给予众生种福田的机会。乞食为出家僧众清净之正命,乞食时以维持生命为限,心不贪着,故得食时不喜,不得亦不忧,唯以除旧疾,养气力为要。

如来曾经开示乞食有三意,即:
(一)不贪珍味,美恶均等。
(二)为破我慢,于富贵贫贱等家皆无拣择。
(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佛制出家众托钵乞食,以让众生种福田。

本着佛法慈悲的精神,关怀众生、回馈社会,中台禅寺住持觉老和尚多次亲领中台弟子,沿街托钵行化,将所得之功德净资悉数转捐为政府的救灾专款,充分表现了佛法慈悲世间、感恩十方的精神。中台山每以具体的行为落实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在近年托钵行化的过程中,不论炎暑、寒冬、刮风、下雨,以无尽的慈悲心,化为坚定的脚步,只为令广大的有缘、无缘众生,多一份植福、供养三宝的因缘,种植未来解脱之因。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究竟清净、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盛满、一切善法。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