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則有苦(一)
文/傳福  圖/傳望


閱讀感言
 
姓名:

Email:

單位:

心得:

   
 
 
 

一日,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一位婆羅門的孩子死了,而他對這個孩子極為愛念,以致無法脫離悲傷的情懷,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著衣、不塗香,只是在孩子的墳塚前悲傷哭泣,一邊哭、一邊回憶孩子在自己懷抱中的情景。這位婆羅門悲傷徘徊,行至世尊所在處,向世尊請安後,便退坐一旁。

世尊問道:「這位婆羅門,是什麼緣故使你諸根不安定?」

婆羅門回答:「瞿曇!我的孩子死了,我無法停止對他的愛和思念。自從他死後,我不能吃、不能喝,也沒有心思著衣、塗香,只是在家裡悲傷哭泣,一邊哭、一邊憶念著他在我懷抱中的情景。我的意根怎麼會安定呢?」

世尊告訴婆羅門:「如是如是,婆羅門!當心中有愛生起,就會有憂慼、苦惱、不樂。」

婆羅門疑惑不解,反駁道:「瞿曇!你說當心中有愛生起,就會有憂慼、苦惱、不樂,怎麼會是這樣呢?當心中有愛生起,應該會有歡喜才對。」

世尊仍告訴婆羅門:「如我所說,婆羅門!當心中有愛生起,就會有憂慼、苦惱、不樂。」

婆羅門還是不肯接受,向世尊反駁:「瞿曇!你說當心中有愛生起,就會有憂慼、苦惱、不樂,怎麼會是這樣呢?當心中有愛生起,應該會有歡喜才對。」

這樣往返對答了三次,婆羅門還是堅持己見,對於世尊所說的道理很不以為然,心中不樂,於是便起座離去。

當時在祇園精舍門外,正好有一群人在玩博戲,婆羅門遠遠地瞧見,心想:「能夠玩博戲的人,應該是十分聰明的人。我要將剛才與沙門瞿曇所談論的內容,全都跟這些人說,聽聽這群聰明人的看法。」於是,婆羅門走到這群戲人旁,將剛才與世尊談論的經過和盤托出。這群戲人聽後,告訴婆羅門:「婆羅門!沙門瞿曇說,當心中有愛生起,就會有憂慼、苦惱、不樂,怎麼會是這樣呢?當心中有愛生起,應該會有歡喜才對。」婆羅門聽了,心想:「這些聰明的戲人所說,與我的想法一致。」於是便離開了。

婆羅門與世尊對談的言論在舍衛城中傳開,也輾轉傳至王宮。波斯匿王聽到世尊的說法,便告訴末利夫人:「末利!我聽說沙門瞿曇有這麼個說法:『當心中有愛生起,就會有憂慼、苦惱、不樂。』」

末利夫人說道:「確實是如此,大王!當心中有愛生起,就會有憂慼、苦惱、不樂。」

波斯匿王說:「末利!我聽到妳的師父這麼說,而妳這位弟子也這麼說。末利!大概是因為沙門瞿曇是妳的師父,所以妳也跟著這麼說的吧。」

末利夫人回答:「大王!如果您不相信我所說的話,您可以親自去請問世尊,或派遣使者去請問世尊。」

於是波斯匿王便找來那梨鴦伽婆羅門,告訴他:「那梨鴦伽!我派你去見沙門瞿曇,你到了那裡,先代我禮拜問訊,要這樣說:『瞿曇!國王波斯匿以無比的誠意向您問訊請安。請問您是否曾說過:當心中有愛生起,就會有憂慼、苦惱、不樂?』那梨鴦伽!如果此言確實是沙門瞿曇所說,你應當好好地受持誦習。為什麼呢?因為沙門瞿曇所說的話,都是真實不虛的。」(待續)

典故摘自:《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省思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世間人多半以為「愛」能帶來快樂幸福,因而煞費苦心追求。殊不知愛著實是苦惱的根源,一旦有了貪愛執著,擔憂牽掛就隨之而來;且世間無常,一切人事物終有壞滅之日,心中的愛著愈深,愛別離所帶來的苦就愈痛切。修行學佛,應當隨佛所教,如理觀察思惟,將心中的貪愛執著看破放下,方能遠離眾苦。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