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心中很是向往《金刚经》经文所描述的这段情景,世尊无言无说的威仪细行,以「如是」道尽佛法中最玄妙之处,却也不离开最简易平实的日常生活。
将凡夫众生的生活,和经典中所描述的佛陀行止,两相对照,都是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但何以同样的作为,却得不到相同的利益功德?诚如〈达磨二入四行观〉所云:「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众生无始劫的妄想执着,障却本心,使得本该清楚明白、理所当然的事,竟被自己的执着、妄想蒙蔽,继而产生无量无边的烦恼,实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平常心 如是行
「禅本平常,吃茶吃饼扬古道」,如果我们向佛看齐,一切如是行,如是住,如是坐,如是卧,如是穿衣吃饭,将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凡夫众生的无明烦恼,源自于最初的一念不觉,心念妄动。而佛法是觉性的教育,透过觉性起用,观照个人的起心动念,乃至于一言一行、举手投足的觉察、觉照等工夫,都可以经由后天熏习养成,日积月累,达到念念省觉,自然如经典所言:「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在中台佛教学院的观行课程,便有提升觉性的观照练习,透过记录,让学僧每天观察,运用觉性专注做十件事。初初开始,发现自己原来非常不专心,经常落入惯性的妄想分别,日常生活都是随顺「习气」,而非随顺「觉性」,很多事情都在不知不觉中,囫囵吞枣、不明所以地完成了。
为了更加专注一心,保持觉察、觉照的工夫,于是先选择比较简单、微小的事情进行自我训练,并放慢节奏,从身体的觉察,观身如身,穿衣时知道穿衣,行走时知道自己正在走路,保持人在哪里,心就专注于哪里,观照每个动作细节、威仪举止,一一皆清楚了知,渐渐地,生处转熟,熟处转生,「保持觉性,觉心观照」也成为生活中熟悉的一部分。
主人翁 非思量
而禅七期间,更能感受到这念心从粗到细的微妙转变,透过止观法门,不断收摄、沉淀,身心明显地感受到愈来愈清明,如同经典所云:「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屏除外缘,离诸尘劳,这念灵知灵觉之心,自然现前,不假外求,当这念心静下来,如止水般,皎然清明,心的作主能力也随之提升。
祖师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禅七是在静中培养观照的工夫,动中仍须经过一番磨炼,出了禅堂,在种种人事变化中,难免触境生心,唯有时时触物起照,将心收回,二六时中保持觉性,外在境界即如镜照物,应物现形,这念心始终安住不动,不将不迎,正是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对弟子们耳提面命——「坚住正念,随顺觉性」的心地工夫。
古德云:「万物静观皆自得。」生活中的自在,来自于放下意识心的爱憎分别,远离攀缘心的流逸奔放,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我们能否从容应物,不疾不徐,平静待人,无喜无忧,皆不离「觉察、觉照」的工夫,因为觉性起用,于平凡的事物中,开启不平凡的观照力,以觉性遍观,将会看见事物的原始风貌,一切一切,法尔如是!
摘自《中台山月刊2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