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愍众生 愿皆成佛
文/见约法师

  

  《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一切诸佛菩萨皆为芸芸众生而来,因不舍一众生的悲悯,所以发菩提心、大悲愿心而成等正觉。

  儒家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修行日久,考验日艰,唯有以诸佛菩萨为师,发广大悲愿心,从日常生活中去落实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文殊师利菩萨的大智、地藏菩萨的大愿及普贤菩萨的大行,才能自利利他,弘扬佛法,成就佛道。因此,早晚课诵、出坡作务及参禅打坐,都是发菩提心的因缘。自古以来,祖师大德领任何执事都是尽力尽心,以此供养十方诸佛、贤圣僧众及普利群生,故经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当紧随古德圣贤之行履,基于大悲愿心,观一切众生皆为我过去亲眷,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要度化他们,使其觉悟、成佛。

  至圣先师孔子不舍一众生之悲悯胸怀,在《论语》公冶长篇中说明历历。一天傍晚,孔子和颜渊、子路两位弟子随兴交谈,孔子说:“何不谈谈你们的志愿?”子路说:“我愿将自己的车马、衣裘和朋友共享,就是用破旧了,也不觉得遗憾。”颜渊说:“我愿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表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也想听老师的志愿!”孔子说:“我愿老年人都能得到奉养,都过安乐的生活;朋友之间能以诚信相待,不互相猜疑;年少的人都能得到适当的教养,并能感怀亲德;天下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处处充满祥和之气。”听完孔子的志愿,颜渊发觉自己仍然摆脱不了自我意识的束缚,即使不夸耀才能、不表扬功劳,潜意识中仍有相当份量的“我”存在,还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所以,想要促进社会祥和之气,不管面对男女老少,对待众生要能一律平等,只要达到无我的境界,“伐善”、“施劳”不需抑制,自然消失于无形之中,孔子这种为天下老者、朋友、少者设想的悲愍怀抱,才是无我的境界。

  孔子具有悲悯众生的胸怀,时时刻刻为天下苍生着想。《论语》为政篇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他七十岁时,这念心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这念心安住、落实,所以与中道实相相应。古圣先贤之所以成圣成贤,往往就是在成就他人的千锤百炼中,成就百折不挠的坚忍毅力与胸怀千古的高远格局,以及落实普济众生的菩萨行履。

  修行要成就佛道,就要先发大慈悲心,因为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前方便;有了大慈悲心,再慢慢提升、净化,达到《金刚经》中所说的无住生心,就是真正的菩提心现前。因此,有了众生,我们才能发慈悲心,才能生菩提心,才能成等正觉;而成等正觉就是要作众生的牛马,普济一切众生,使众生都能成佛!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