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心經》應都不陌生,常可在牆上掛幅或案頭上得見,甚至小孩也能朗朗上口。
記得學佛一段時日後,某天到醫院探視一位長輩,因長輩感覺事不順心又多有病痛,眾人便議論著是否沖煞云云,此時鄰床看顧病患的家屬,聞言提醒:不要攀緣!心經上不是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這一段熟悉的經文,藉由他人的提醒,輕輕響起耳際,卻重重落在心上,猶如晨鐘,警醒蒙昧,且餘音至今未止。
種種煩惱糾結纏缚,因著妄心執有,苦苦追逐著鏡花水月,卻不識真真實實的本心本性,人生總在緬懷過往與企盼未來間輾轉,而未能活在當下。用盡氣力於世間法中努力,憂讒畏譏,執取虛妄之相為實有,以妄緣妄,輾轉顛倒,致生種種罣礙、怖畏;不僅自己深受其苦,也為難著身旁的人。
病房探視的因緣,旁人一語驚醒夢中人,放下這些因緣而生的境,明白諸法空相,要安身立命,要無有恐懼,便要從這念心著手,在因上用功、在心上努力。
雖說諸法非真,唯心所現,然一切又令人感受如此真實,因此在種種情境中覺得不堪、罣礙或不捨。譬如金融海嘯爆發時,同事就無奈言,別說銀行是什麼飯碗了,我們是如此的辛勤努力,不斷的創下獲利記錄,也弄不清為什麼,一切就毀了,感覺毫無道理,令人迷惑惶怖。
佛法中提到一切萬法因緣生、因緣滅,可憐我輩卻總是執取那些生滅的片段,抱住不甘、自苦若是,十分冤枉!不是不明白那種無助,我也曾徘徊於求神問卜,卻每每望著佛菩薩,宛如面對著自己,說不出祈求,心中只一個念頭,就是應該問自己。學佛後始知,沒有其他捷徑,一心十法界,要置身煉獄還是淨土,全在當前這一念心。一念覺,則種種掛礙、妄想放下,心中光明清淨就是淨土。修行即是在起心動念處修,時時僅記修行法門,於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間,要把握這念心,都能作主,能時刻覺察、覺照,自能枷鎖盡除,無有罣礙、無有恐怖,得到心安與自在。
|